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检出洗涤剂、大肠菌群、铝的残留量超标,辽宁通报餐饮具、油条等7批次不合格食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370
核心提示:
   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公布的产品共计346批次,涉及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2大类,其中合格339批次,不合格7批次。不合格食品为7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检出洗涤剂、大肠菌群、铝的残留量超标等。   不合格产品中,有5批次餐饮具检出不合格,其中3批次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2批次检出大肠菌群。分别为:   葫芦岛凯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密胺瓷餐盘,盘锦经济开发区小时候文化餐厅的茶碗,葫芦岛市龙湾新区忆春秋肥牛火锅城的骨碟,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葫芦岛市龙港区宴龙海王府农家大院的汤碗,葫芦岛市龙港区宴龙海王府农家大院的骨碟,大肠菌群不合格。   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在消毒餐(饮)具中为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可能是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或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一是餐饮具清洗不彻底;二是消毒餐饮具用消毒液未达到规定浓度,或者餐饮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温度,或者是消毒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使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餐饮具,容易使人腹泻。   另外,还有2批次油条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分别为:丹东市元宝区东华吊炉饼店销售的油条,丹东市振兴区老祥早餐店销售的油条。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应小于等于100mg/kg(干样品,以Al计)。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对本次公布的不合格样品,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织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了查处。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18期)中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18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检出洗涤剂、大肠菌群、铝的残留量超标,辽宁通报餐饮具、油条等7批次不合格食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