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加坡孕婴童市场预计年增长率4.8% 至2022年达19.6亿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浏览次数:678
核心提示:

  孕婴童产品市场主要包括为怀孕及产后妇女、新生至6岁婴儿及儿童设计的产品。孕婴童产品市场可分为硬货产品及软货产品。


 


  硬货产品包括两大类产品:生活必需品,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妈妈配方奶粉及纸尿片;及非必需品,包括喂食及洗涤用品、玩具、婴儿车、婴儿床、汽车安全座椅、家具、运动器材、音乐╱影片╱书籍、个人护理产品、营养品及食品补充剂。软货产品则包括婴儿及儿童服装、鞋、颈巾、袜子及床上用品,以及孕产妇服装及其他布制品。


 


  新加坡孕婴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加坡孕婴童产品的零售额随着孕妇及新生婴儿的需求及数目而波动。据数据统计显示,新加坡孕婴童产品的零售总额由2013年的247.2百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17年的310.3百万新加坡元,年均复合年增长率为5.8%。自2017年至2022年,孕婴童产品的零售总额预期将按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在2022年达到392.8百万新加坡元。


 


  按零售额计,2017年,硬货产品占孕婴童产品总额约69.5%。硬货产品的零售总额由2013年的167.6百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17年的215.7百万新加坡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自2017年至2022年,硬货产品的零售总额预期将按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2022年达到276.0百万新加坡元。另一方面,软货产品的零售总额由2013年的79.6百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17年的94.6百万新加坡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自2017年至2022年,软货产品的零售总额预期将按4.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2年将达到116.8百万新加坡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孕婴童人均支出情况来看:近年来,新加坡孕婴童产品的人均支出稳定增长。一方面,不断上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带动有关产品的开支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为便利父母,推出自动婴儿冲奶机等新型孕婴童产品,亦吸引消费增长。孕婴童产品的人均支出由2013年的45.8新加坡元增长至2017年的55.3新加坡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预计2017年至2022年,孕婴童产品的人均支出将按3.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2年将达到67.1新加坡元。2016年及2017年的增长下降主要由于该等年份的新生婴儿减少,导致孕婴童产品的消费减少。然而,孕婴童产品的人均支出增长下降并不代表每名婴儿的孕婴童产品支出减少。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市场主要动力


 


  1、孕婴童产品的支出不断增长:


 


  一方面,父母更愿意支付优质孕婴童产品(软货产品及硬货产品)。另一方面,孕婴童产品更多样化并设计及开发了新型改良产品(如自动婴儿冲奶机),导致孕婴童产品的支出增加。


 


  2、孕婴童产品的忠诚度高:


 


  孕婴童产品的忠诚度通常较其他产品高。因此,客户选购孕婴童产品后可能经常购买有关产品。孕婴童产品的忠诚度较高,可能促使来自一名客户的价值上升及减少获得新客户的成本。


 


  3、目标人口稳定增长:


 


  新加坡的人口架构相对稳定。尽管新生婴儿人数2017年下降至39,615人,为2010年以来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2017年至2022年,预期新生婴儿人数于2022年之前将保持稳定。目标人口的稳定增长有望促进新加坡孕婴童市场的增长。大部分孕婴童产品为必需品及一旦孕有婴儿,父母须购买相关产品。


 


  4、与孕婴童产品有关的法规及政府政策变动:


 


  在新加坡,法例规定八岁以下的儿童乘坐汽车时须使用婴儿座椅。类似的法规及政府政策可推动孕婴童产品市场的发展。


 


  5、来自庞大及日益增长的旅客群的购买力:


 


  新加坡旅游业为主要行业及为新加坡经济的贡献来源。据数据统计,2017年吸引17.4百万(为新加坡总人口的三倍以上)旅客,此为新加坡孕婴童产品市场提供潜在客源及购买力。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新加坡孕婴童市场预计年增长率4.8% 至2022年达19.6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