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毒表现有哪些? 急性水中毒:发病急骤,过多水分导致的脑细胞肿胀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嗜睡、躁动、精神紊乱、定向力失常甚至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慢性水中毒:症状往往被原发疾病掩盖,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 水中毒一经诊断,需立即停止水分摄入,程度较轻者,机体排除多余水分后即可缓解,严重者,需同时应用利尿剂以促进尿液排出。 一天喝4L水会“中毒”吗? 世卫组织专家提出,每天摄入超过4L水可能会引起水中毒。但也强调,这种情况十分罕见,需要一次性摄入过量的水才会导致水中毒。 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常喝水不会轻易改变体液的浓度,关键在于短时间内喝超过4L水会造成水中毒,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精神分裂患者。 但如果喝水太多太快时,如每小时饮入2L水,持续超过2小时,循环血量急剧增加,然而尿液排出并不能相应地快速增加,导致血液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会出现细胞水肿等现象。 当摄入超过6L水时,足以使一个75kg体重的成年人死亡。 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因为喝水过多导致“水中毒”,更常见的情况是本身就存在肾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运动后一次性饮用淡水过多、医源性输液过多,精神状态异常等原因造成水中毒。 实际上,我们健康人的肾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多喝了些水就“罢工”。只要不是短时间内猛喝,就没必要担心。 有人也许会问,同样是液体,为什么喝酒多不会“水中毒”? 这是因为酒精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酒精在肝脏代谢要消耗很多水,酒精经肾脏排泄也要带走很多水。当然,这并不是说饮酒就比喝水安全,正相反,饮酒尤其是酒精中毒对人体危害更大。 同样地,喝水少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尿色变得越来越黄,甚至会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皮肤明显脱水等。 正常应该喝多少水? 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水需要量不同,具体饮水量略有不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 6个月以内婴儿无需补水,6个月至1岁每日水总摄入量为900ml/天(包括奶/食物/水),1-2岁为1300ml。 2-3岁除三餐外需补水600-700ml,4-5岁补水700-800ml,5-7岁补水800ml,7-10岁补水1000ml。 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成年男性需补充为1.7L/天,成年女性为1.5L/天。 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情况下,除了相应提高补水量外,还应同时补充盐分。 喝水应少量、多次、小口喝,每次150-200ml左右,间隔时间约为30-60分钟。 实际情况较灵活,不必太多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