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今年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南昌晚报  浏览次数:397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的江西稻渔综合种养助推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结构调整水产业发展工程项目,推进了9万余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创建了10个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引领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预计2019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
  去年全省带动农(渔)民增收16亿元   据悉,我省稻渔综合种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中期,兴盛于2018年,已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为赣鄱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16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9万亩,2018年面积突破100余万亩,两年的时间,种养面积实现翻番,位居全国第5位,预计2019年突破150万亩。”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龙宇闻如是说。   我省稻渔综合种养有哪些模式?龙宇闻告诉记者,我省创新集成并推广了稻虾、稻鱼、稻鳖、稻蛙、稻鳅和稻蟹等六大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良好效益。2018年全省生产优质水稻46万吨、优质水产品9.2万吨,实现总产值50.46亿元,加工流通业产值达120亿元,亩均增收1600元以上,是单一种植水稻收益的3-6倍,带动农(渔)民增收16亿元,每亩可减少化肥施用量30%以上、农药施用量40%以上。   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参与稻渔品牌创建   我省借助“鄱阳湖”这块金字招牌,重点打造“鄱阳湖”牌小龙虾、大闸蟹、甲鱼、泥鳅等稻渔产品,利用文化节庆、展示展销、媒体宣传等活动,不断扩大“鄱阳湖”牌稻渔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稻渔综合种养让农民增收之路逐渐变宽。我省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进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结对,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投工投劳、土地流转等方式,享受稻渔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仅2018年,我省投入稻渔综合种养扶贫资金2110万元,打造了都昌稻虾、余江稻鳖、彭泽稻虾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模式,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增收。据统计,全省有180余家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接3900余户贫困户,为其带来稳定增收。   “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是一项创新之举,也是一项惠民之策。”龙宇闻表示,我省将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难得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批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同时,在示范推广上下功夫,继续创建并示范推广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另外,我省将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参与稻渔品牌创建,利用电商平台拓展产品营销网络,扩大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知名产品及品牌。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今年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