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玩具反斗城澳洲市场宣布自愿托管 亚洲地区仍被看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来源:联商网  作者:陈肖丽  浏览次数:792
核心提示:

  近日,据澳洲各大新闻报道,在尝试重组失败后,玩具“反”斗城宣布,澳洲的反斗城Toys’R’Us也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Toys'R'Us董事指定McGrathNicol为自愿托管人。


 


  这已是玩具“反”斗城继英国和美国市场倒闭潮之后的又一次大面积破产退市。要知道,其在短短6周时间就关掉了75间英国分店;半年时间便使885间美国分店全部关闭。


 




 


  目前,所有Toys R Us和Babies’R’Us商店仍保持开放并继续销售,而部分产品也已经开始打折促销。同时,管理人员将探索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的方案或通过自愿管理流程进行资本重组。


 


  电商是罪魁祸首?


 


  其实,早在2014年,Toys ‘R’ Us已经开始出现财政问题,而2015年底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最大分店的关闭,无疑加速了这一讯号的传递。


 


  而在过去的5年里,玩具“反”斗城也从未盈利。据其2017年6月份公布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亏损1.63亿美元,同比前一年亏了1.25亿。同店销售额表现也很糟糕,2017和2016同比分别为下降4.1% 和增长0.9%。据华盛顿邮报称,今年玩具“反”斗城背负的债务已经高达80亿美元。


 


  要知道,其曾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店”、“规模没人能够超越”。从拉扎鲁斯于1948年开设的第一家门店起,到巅峰时候的全球1700余家分店。这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玩具品牌曾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梦。1992年,为庆祝玩具“反”斗城在日本的首个据点,美国前总统乔治布殊更曾亲身飞到日本主持剪彩;1999年5月,数百名星球星球大战迷连夜排队,只为第一时间抢购最新星球大战玩具。


 




 


  关于如今的崩盘,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主要还是受到来自亚马逊、沃尔玛等线上的压力。同时,像沃尔玛、Target等连锁超市也采用“低价”、“独家玩具”等竞争手段。


 


  虽然美国NBC新闻网称玩具反斗城曾经试图用“电商化”加以回应,但为时已晚。有用户表示“比在亚马逊买同样的玩具要多浪费2-3倍的时间,而且送货效率、送货范围都远不及亚马逊沃尔玛们”。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最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已经慢慢从各类变形金刚、汽车、乐高玩具,变成了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现在,连1岁都不到的孩子,都可以把手机游戏玩得很溜。


 


  迫于种种压力,去年9月,这家玩具零售商巨头终于申请破产保护,希望重组大约50亿美元的债务,改进门店及运营,并保持在玩具行业的支柱地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玩具“反”斗城申请破产保护的名单里,其亚洲地区的业务并不在列。


 


  亚洲市场仍被看好


 


  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该玩具零售商在中国的存在感水涨船高。门店数也从最初的个位数上升到了2017年的130余家。


 




 


  与此同时,玩具“反”斗城于2012年4月正式登陆天猫商城并在2012年底前将官方网站Toysrus.com.cn全面升级为在线销售网站。通过拓展网上销售平台,玩具“反”斗城直接为全国超过10亿的消费者提供最丰富的玩具选择。


 


  这也难怪,其在确定要申请破产保护后,还在亚洲地区追加20亿美元的投资。


 


  不过,玩具“反”斗城在亚洲的业务是与香港冯氏集团合作的,两者分别占股85%和15%。从得知“玩具反斗城要崩”的消息后,有消息人士立刻透露,冯氏集团或将全购玩具反斗城亚洲余下的85%股权,估值至少达10亿美元。一旦有关交易能够达成,冯氏集团或于1-2年后将玩具反斗城亚洲业务上市。


 


  (来源:联商网 陈肖丽)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玩具反斗城澳洲市场宣布自愿托管 亚洲地区仍被看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