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在今年上半学期推出公选课“电子游戏通论课”,该课程由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江教授开设,腾讯、网易等游戏公司将提供课程素材给予支持,内容包括游戏发展史、游戏产业规划、健康游戏心理等。
任课老师陈江在有一段视频采访中解释了办课初衷:“第一,不管你原来玩不玩游戏,你大概知道游戏是什么东西;第二,你的品位应该高一点,那些很渣的游戏就别玩了。”
陈江在第二节课邀请王者荣耀项目组的李书悦为学生讲课,分享如何推广一个新英雄,怎样通过运营、研发、市场运作将游戏慢慢变成拥有两亿玩家的游戏等。

从商业价值的层面来说,《王者荣耀》是近两年国内现象级的 MOBA 手游,当然不属于“很渣的游戏”。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伽马数据的统计,2017 年这款游戏用户超过两亿,日活用户超过 5000 万,在 2017 年前三个季度中为腾讯创造了 170 亿元的收入。
“游戏产业的数据在 2015 年就已经是电影行业的三倍了,未来很多学生都可能会去这个行业里面工作。"陈江援引美国南加州大学为例,这所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游戏设计学校设有十几个相关的学位,“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人才市场。”
国内手游收入目前以每年超过 40% 的速度增长,在全球手游市场排行中,前 10 里有 4 款来自中国。2016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分别将电子竞技纳入“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行动”和“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电竞市场的繁荣也离不开政策带来的资本。
政策颁布后的同年 9 月,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首次被纳入大学专业。在北大之前,也有多所高校和学院开设了电竞相关的课程。相较于偏重行业研究的北大通论课,其他学校更偏向技能型的学习,比如培养电竞解说、游戏推广,也有些学校确实有大量的实践(打游戏)课时,目前国内职业化的电竞选手还相当稀缺。

四川某高校的翼之梦电竞实验室
国内第一个开设电竞专项课程的高校是西安体育学院,其网络管理中心主任吴昊曾表示,电竞培养思路与传统的乒乓球、篮球一样,将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来培养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在 2017 年开办电子竞技(艺术与科技)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电子竞技游戏解析、竞技运筹学、电竞心理学、电子竞技节目管理与运营等 12 门。
蓝翔技校在去年开设了电子竞技课程。校方表示,这门课是为了培养出职业选手、电竞产业管理人、游戏推广人、联赛组织人等各类人才。根据统计,中国电竞产业目前有 5 万从业人员,至少还需要 26 万才能满足市场的人力缺口。
目前而言,开设课程可以被视高校对电竞的认可,但在教师人才和教材方面还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电竞被纳入传统教育体系并不是新鲜事,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的 Pikeville 大学和 Robert Morris 大学,都发放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电竞。此外,瑞典和挪威的几所高中也开设了电子竞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