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澳门市政署抽检谷薯类制品 60样本均未见异常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179
核心提示: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为了解澳门市场出售的谷类及薯类制品的食用安全情况,近日,澳门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于市面抽查谷类及薯类制品共60个样本,进行真菌毒素及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未见异常。   所有样本均未见异常   谷类及其制品是市民经常食用的食品,然而,谷物在收割前后均有可能受到真菌毒素污染,如种植期间受到污染、收割或加工前后贮存于有利霉菌生长的条件(如温暖和潮湿的贮存环境)等。此外,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保留谷类及薯类制品的风味,及延长其保质期,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增加食品对身体的负担或危害健康。   这次专项食品调查中,澳门市政署分别抽查了澳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店铺出售的谷类及薯类制品,并进行真菌毒素及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包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山梨酸、苯甲酸及二氧化硫。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未见异常。   吁市民光顾信誉良好店铺   澳门食品安全厅提醒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应光顾信誉良好的店铺,留意包装是否完整和注意食用期限;购买后应按照包装上标示的保存方法妥善贮存,开封后应尽快食用。   由于经网上购买或代购外地食品难以核实其生产、贮存和运送等过程,判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因此市民应考虑有关风险情况;如对食品的质量存疑,便不应购买和食用。   此外,部分谷类及薯类制品的盐分含量较高,当局建议市民须注意均衡饮食,适量食用谷类及薯类制品。而对食品添加剂过敏的人士在选购食品时,应仔细阅读包装上的食品标签。   业界勿售存疑物品   澳门食品安全厅表示,业界也应向信誉良好的供货商进口食品,运送和存放等各个程序均须符合卫生安全,如避免将谷类制品贮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以降低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业界有义务保存食品进出货纪录或相关单据,以便有需要时供权限部门追踪食品来源和流向,保障自身利益。如对食品卫生状况及质量存疑,则不应购买或出售。   澳门市政署将持续关注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风险和卫生状况,维护澳门的食品安全。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澳门市政署抽检谷薯类制品 60样本均未见异常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