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华社:英国内需不振 消费市场困境凸显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2  浏览次数:66
核心提示:


 


  新华社伦敦3月12日电 近来,包括知名玩具店、连锁餐馆、电子零售商、服装品牌、百货公司等在内的英国生活消费类企业似乎集体遭遇困境:或资金匮乏,或宣布削减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进入破产程序。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国“脱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发酵。零售商正在遭遇多重压力,今年还将有更多的企业受到影响。


 


  美国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英国公司日前进入破产程序,约有3000名员工面临失业。意大利风味连锁店Prezzo则正准备关闭其在英国约百间餐馆,试图挽救公司的整体业务。拜伦汉堡也计划关闭20家店面,以纾解沉重的债务成本。


 


  在英国拥有200多家店铺的大型电子零售商Maplin公司宣布由于未能找到买家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注入资金,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快时尚服饰品牌New Look由于债务高企和过于庞大的门店网络而陷入经营困境,计划关闭60多家店铺,近千个工作岗位受到威胁。拥有8万多员工的大型百货集团约翰·路易斯因盈利下滑,宣布连续第五年削减奖金。


 


  业内人士认为,“脱欧”公投后英镑大幅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民众实际购买力下降是造成商业消费不振的一大主因。自2016年6月“脱欧”公投至今,英镑贬值幅度已超过15%,英国通胀率则从几乎为零升至3%。上升的进口成本通过价格传导给消费者,而英国民众收入上涨幅度低于通胀增速,收入缩水使人们消费趋于谨慎。


 


  与此同时,上述行业也面临结构性问题,网购等方式对零售业带来的挑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网上购物既便宜又便捷。


 


  国际咨询公司毕马威英国零售业务负责人保罗·马丁表示,如果传统商家没有提供适当的在线销售模式,将面临竞争压力。他认为,由于之前的过度扩张,许多零售商承担高额负债。如果零售商不擅长发展网上销售模式,又没有真正严格的成本结构,那么未来将会面临更多挑战,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公司面临困境。


 


  无论前景如何,当下英国零售服务企业的破产或者大量关闭店铺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岗位消失,这对于消费能力不如从前的英国民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专家认为,民众购买力受限将会进一步促使消费低迷,进而拖累商业景气。“脱欧”的经济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层面扩散。


 


  新华社记者邓茜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新华社:英国内需不振 消费市场困境凸显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