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四川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油条、豆瓣酱、白酒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457
核心提示:
   6月20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餐饮食品、糕点、蜂产品、调味品、酒类共5类食品398批次样品,不合格食品7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品质指标等。   3批次油条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分别为:老字号廖油条销售的“油条(自制)”,攀枝花市仁和区风云小吃店销售的“油条”,吴常武销售的“油条”。   铝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食品中铝摄入途径主要是天然食品中的本底铝、含铝器具以及含铝添加剂食品等。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在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得超过100mg/kg。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可能是过程控制不严超量使用添加剂,也有可能是使用的添加剂本身不合格。   2批次糕点检出菌落总超标。不合格产品为宜宾大家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宜宾市绿动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金糕”和该标称生产企业于同一日期生产的规格为650克/袋的“富油黄粑”。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此外,还有1批次白酒检出甜味剂,1批次调味品检出氨基酸态氮不达标。分别为:标称由德阳吉星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御营春(浓香型白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检验结果为0.00404g/kg;乐山市市中区杨小艳食品店销售的标称由乐山市土主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土主红油豆瓣”,氨基酸态氮不达标。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德阳市、乐山市、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攀枝花市、德阳市、乐山市、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令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公告(2019年第24号)中不合格产品信息(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报道: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公告(2019年第24号)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四川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油条、豆瓣酱、白酒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