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栗子园”苏打水内含黑色絮状物,消费者饮用后恶心腹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1  来源:正北方网  浏览次数:279
核心提示:
   正北方网讯 6月15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的马女士和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之前,从玉泉区一家名为“金发财”的超市购买了12瓶“栗子园”苏打水。可是在游玩途中饮用这些苏打水时,竟然发现其中几瓶苏打水中悬浮着大片的黑色絮状物(如下图)。
   6月17日,马女士将剩余的7瓶“栗子园”苏打水交给记者时,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马女士称:“我当时本打算购买一整箱(24瓶),但是超市里只剩下12瓶,我就都买了下来。路上开车时,我口渴喝了一瓶半,当时就觉得这水有一股类似于煤油的味道。但是因为开车,也没顾上仔细观察。我6岁的孩子和朋友9岁的孩子每人也喝了一瓶。下车后,孩子们又和我要水喝,我拿起其中一瓶时,意外发现了瓶中的黑色絮状物。我赶紧查看剩余的7瓶,发现其中2瓶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当时我就觉得恶心反胃。大约3小时后,我和两个孩子陆续出现腹泻症状,我怀疑就是喝了这些苏打水引起的。好在孩子们腹泻两次后并没有其他症状发生。”记者注意到,这几瓶苏打水的生产日期均为2019年3月23日,都在保质期内。   当日下午,记者拨打了栗子园食品饮料客服热线,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内蒙古地区负责人谢(音)部长的电话。记者联系谢部长再次说明情况后,谢部长又派出呼和浩特市的销售负责人蒋正昊和记者联系。   6月19日上午,赶回呼和浩特市区的蒋正昊经理来到北方新报社,查看了这两瓶“问题”苏打水后表示,这确实是他们厂家的产品,包装也没有任何破损,瓶中的黑色絮状物疑似真菌物质,但是究竟是什么,他也不清楚。蒋经理称,前一段时间,这款原含量为360ml的苏打水改为375ml,瓶中的黑色絮状物可能是生产车间在换罐过程中产生的。   蒋经理称,“栗子园”苏打水在呼和浩特市已经销售了10年,出现这样情况的苏打水他是第一次见到,但是他同时还表示,前些天,他们已经开始对换罐期间生产的该批次苏打水进行回收。记者追问,既然此前未见过含有黑色絮状物的苏打水,为什么要进行回收,蒋经理未做明确回答。   蒋经理最后表示,按照公司规定,出现这种情况,最多只能赔付消费者500元,或者是10箱同款苏打水。   记者经过查询了解到,“栗子园”苏打水的生产商为“河南栗子园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产地为河南省焦作市。今年2月,据河南省《焦作晚报》报道,焦作市另一家著名的苏打水生产企业生产的“名仁”苏打水,一箱当中也出现6瓶存在异物的情况。根据新闻图片观察,瓶中的黑色异物与此次“栗子园”苏打水中的异物十分相似。   记者还看到,在“栗子园”苏打水的外包装上,醒目标注着“采用德国无菌冷灌装”的字样。在其官网上的产品优势一栏中,该公司还喊出响亮口号:“栗子园人将始终高举‘健康饮品’的帅旗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饮料行业的潮流。”   对此,几位经常购买和饮用该苏打水的消费者表示质疑和愤慨。他们纷纷表示,既然是“采用德国无菌冷灌装技术”,怎么会出现“疑似真菌物质”的黑色异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仅仅是赔付消费者500元或者10箱苏打水,栗子园公司就是这样高举“健康饮品”的帅旗引领饮料行业的潮流的吗?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栗子园”苏打水内含黑色絮状物,消费者饮用后恶心腹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