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肉菜溯源体系上下游问题多多,实地探访发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7  来源:齐鲁晚报  浏览次数:536
核心提示:
   4日晚,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山东》曝光:青岛、烟台、潍坊等地肉菜可追溯体系形同虚设,追溯码造假、追溯秤当摆设从来不用等问题,将追溯体系本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5日上午,记者实地考察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一家菜市场和一家大型便利店超市发现,目前产品追溯体系的上下游都问题颇多。   “还无法追溯具体信息”   据业内人士介绍,产品信息上链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从供应商数据、生产品质数据、流通数据再如此追溯的初衷,就是尽可能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但在济南一社区菜市场,记者扫一溯源二维码发现,整个信息包含地图展示、销售企业、过程溯源、产地信息4个子栏目。而在产地供应信息一栏里,仅有产地名称、供应节点、供应商姓名信息,从扫码反馈信息来看,与溯源码初始功能范畴相比,显得十分单薄。   对此,该菜市场负责人说,顾客购物根本不会关心溯源的问题,除了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一般溯源码没什么作用。“我们只能追溯到供应商具体业户的信息,目前还无法追溯到具体产品的信息。”   质检方也表示,对于供应链极其复杂的食品行业来说,仍然面临头部信息缺失、分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情况下,由品牌采购商负责对自己的产品信息进行,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实现区块链溯源防伪,关键还是追溯公信力。   这一点,从前述菜市场可以得到验证,记者在和菜市场负责人交流中获知,该菜市场产品信息完全是由其工作人员录入的。   “有什么用,都是形式”   借助一物一码技术,企业每个生产批次的每件产品,都得以赋予唯一的溯源二维码。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商品信息上链后,每一物品都可获得专属二维码,他把这比喻成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真正实现产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追责可究”。   然而,从目前市场宏观来看,这种体系建设面临众多问题。   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助推了顾客对产品溯源的想法,但是很多企业却无法做到,“我们现在的技术还难以做到对每一商品进行追溯。”前述菜市场负责人说。   不同的是,技术第三方也表示,现在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对每一物品的追溯,但很多商家也会考虑到成本问题。对此,记者了解到,目前技术方的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也存在差异。   另外,溯源码还没得到顾客的足够重视,记者在济南实地探访中发现,顾客基本不了解溯源码,即便是了解,也不会去扫。   并且,记者在济南的一家大型便利店发现,该店根本没有溯源码,“那有什么用,都是形式。”该店店长说道。   “上链”真实性仍是痛点   近年来,假货食品安全等问题被频频推上风口浪尖,如何保障饮食安全是人们一直无法根治的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区块链技术以其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似乎为商品溯源带来了新的希望。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区块链溯源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区块链溯源服务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对其在操作的物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存质疑。   有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的防伪技术其实就是怎么把二维码更好地藏起来,但是这些防伪技术都无法根本上解决通过复制和转移防伪标识进行造假的问题。   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伪溯源同样有个疑点,那就是链上某个厂商故意用假货替换正版商品,这样也会让溯源效果失效。   区块链未来或许可以解决数字空间的溯源防伪问题。但是,目前如何在商品源头实现物理安全,现在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地进行研究。   毕竟,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将防伪技术贴在商品中,也因此,未来还有很大的研发空间。
      相关报道:问政山东丨肉菜追溯监管成摆设 省商务厅厅长直言“坐不住”了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肉菜溯源体系上下游问题多多,实地探访发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