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吃生蚝等贝类海产要警惕 小心诺如病毒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0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293
核心提示:
  烤生蚝是不少人喜爱的食物,肥腴多汁的蚝肉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吃烤生蚝可要警惕,如果吃到没烤熟的生蚝,可能会感染诺如病毒。那么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呢?跟没烤熟的生蚝又有何关系呢?   诺如病毒是引发人类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主要污染贝类、水果、蔬菜和饮用水,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贝类是诺如病毒经食源性传播的重要载体,贝类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蛎(即生蚝),此外还有贻贝(即青口)、蛤蜊、扇贝等等。   那么为何贝类是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载体呢?贝类属于滤食性动物,在过滤水体取食的同时,也会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过滤到体内,留在腮、肠道等部位。虽然诺如病毒不以贝类为宿主,在其体内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贝类中的诺如病毒进入人体后,极微量的病毒数量就能让人致病。现在贝类多是在浅海地区高密度人工养殖,水体容易受污染,贝类自然也会受到诺如病毒的污染。如果生蚝生长于受污染水域,诺如病毒就会依附在蚝的消化系统。一般很难透过清洗去除蚝体内的诺如病毒,净化处理也效果不大。因此,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双贝类海产从而感染这种病毒的风险特别高。   专家提醒,为减低风险,购买生蚝应光顾可靠的店铺。老人、幼童、孕妇和免疫力较弱的人,应避免进食生的贝类海产。   诺如病毒附着在贝类的腮和肠道中,无法用水洗干净,唯一方法是彻底煮熟。因此,将食用贝类切记煮熟才能有效防止受到诺如病毒的感染。“一般情况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70℃以上几分钟就能被杀灭。”疾控专家表示,除了贝类外,草莓等伏地生长的水果、蔬菜被污染率也较高,主要原因是以粪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时被病毒污染。因此在食用时需将草莓彻底清洗,而叶绿蔬菜则需彻底煮熟。   本文由北京佑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鹏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胃肠道疾病、肝脏类疾病的治疗,熟练掌握胃镜结肠镜相关检查。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吃生蚝等贝类海产要警惕 小心诺如病毒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