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水果分类越来越细 厦门市民知道自己吃的是啥“瓜”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4  来源:厦门网  浏览次数:153
核心提示:
  昨日是三伏天最热的中伏,今天迎来“大暑”,水果市场也随之进入一年中最为丰富的“夏令期”。记者走访厦门市各大超市及连锁水果店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夏季水果开启了细分品种市场,种类十分丰富,市民品尝到了众多往年较少面市的水果细分品种。   今年的水果市场,商家纷纷瞄准了细分品种市场,无论是西瓜、香蕉还是桃,都有众多细分品种面市,美味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在厦大附近一家卖场看到,商家在卖场入口处设置了数百平方米的热带水果专区,许多水果设置了专门的展销精品专柜,细分品类水果达到十多种,拿西瓜来说,有特小凤瓜、绿宝西瓜、东方蜜瓜等十余个种类,有五六公斤重的大西瓜,也有如苹果一般大小的袖珍西瓜,价格从每斤一元多到每斤八元多;香蕉也有红香蕉、国产香蕉、米蕉、皇帝蕉等七八个品种;葡萄专柜除了知名的巨峰葡萄外,还有夏黑葡萄、无籽葡萄、各种红提黑提等,此外还有包装精致、不同品牌的国内外水果,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购买体验。   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一家果商告诉记者,今年,他们销售的桃子也有了更多细分品种。“除了蜜桃、油桃,今年我们还有玉女白桃,黄金蟠桃、黑桃皇后、锦香黄桃……今年桃子的价格合适,品质上乘,细分市场和品牌也刺激了消费市场,销量比往年有了很大提升,我们三天销售出上万箱桃子。”这位果商说,为适应品质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细分品种市场逐渐成为水果行业释放新潜能的共识,突出原产地,打响品牌战,细分客户群,围猎新零售成为今年夏季水果市场的四大关键词,而水果产品“有姓无名”——只分品类不分品种品牌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水果分类越来越细 厦门市民知道自己吃的是啥“瓜”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