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误食毒蘑菇 安徽一家六口险丧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4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934
核心提示:
  据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报道 日前,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急诊科陆续收治了6名食用毒蘑菇中毒的患者,其中两名患者病情危重。刚从EICU转出去的罗女士心有余悸地说:“没想到我和儿媳就吃一碗蘑菇汤,差点要了命。”   “诱人”毒蘑菇,舌尖险致命   7月14日,罗女士的家人在果林采摘了许多新鲜的蘑菇,准备和家人一起大饱口福。但在食用采摘蘑菇的随后7小时里,罗女士和其儿媳相继出现上吐下泻,头晕、四肢乏力等不同程度的症状,于是两人赶到当地诊所就诊,并被确认为是毒蘑菇中毒。但由于病情急速恶化,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被送往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   争分夺秒,EICU与死神赛跑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EICU全年无休,24小时随时收治危重病人。在科主任周登川的指导下,郑云主任团队为罗女士和其儿媳紧急制定出了一份治疗方案,开启了与死神的分秒搏斗。   通过诊断,郑主任确认患者属于胃肠型中毒并伴有严重的急性肝损伤等症状,医护人员们第一时间为患者采取了洗胃、导泻、抑酸、脏器保护、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郑主任及团队还采取了血液灌流这一治疗措施。早期血液灌流对清除毒素至关重要,这一措施可清除一些与蛋白质或脂类相结合而为一般血液透析所不能清除的物质,而罗女士和她的儿媳在入科后的两个小时内就已经开始了灌流治疗。   经过医护人员72小时的奋力抢救,罗女士和儿媳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专家提醒,切勿为了尝鲜以身犯险   周登川主任表示,此次“肇事”的毒蘑菇,虽和普通菌菇相似,但其含有的毒素误食后,对肝脏和肾脏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因此,切勿为了寻鲜“野味”而以身犯险。   据悉,野生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常常存在于多种蘑菇之中,因此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毒蘑菇中毒的病死率高达50%,而且往往具有家庭聚集性中毒的特点。野生毒蘑菇种类繁多,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普通人仅靠经验难以准确鉴别眼前的蘑菇到底是“美味”还是“毒药”。   专家提醒,一旦误食毒蘑菇,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等待医院救护时,可给中毒者饮用大量温开水或淡盐水,并刺激其喉部,尽量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对于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比起早期催吐、洗胃、导泻、灌流减少毒素吸收、对症支持治疗等,管住嘴,不采不吃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误食毒蘑菇 安徽一家六口险丧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