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揭保健品诈骗骗局 百元保健品身价翻十余倍成诺奖“神药”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6  来源:正义网  浏览次数:492
核心提示:
   正义网南通8月5日电 专家讲座随意听、鸡蛋大米免费送、外地旅游便宜去……通过这些手段,原价一二百元的保健品身价翻了十余倍,摇身一变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研制、包治百病的“神药”。近日,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对以被告人盛某某为首的63名实施保健品诈骗犯罪的被告人提起公诉,该案现已查明的被害人已达二百余人,且均系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无心之言 揭露骗局
  该骗局暴露于一句无心之言。2018年,如东县公安局侦办郑某某保健品诈骗案件,为核实证据,找到了被害人之一的孙某某,在一次无意的询问间隙,孙某某与侦查人员提及他曾经还参加过其他保健品会销会,也购买过产品。
  “他们把我们拉去听讲座,讲了很多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还送了大米、鸡蛋等礼品,我听他们说之前还有组织旅游的。”
  孙某某的这句无心之言,引起了侦查人员的重视,并对该事实进行仔细询问、甄别、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由多家公司、数十人组成的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一场精心策划的保健品骗局被逐步揭露。
  经查,从2006年开始就自主创业的犯罪嫌疑人盛某某,一直从事保健品行业,但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模式等原因,经济效益一直不佳。一次偶然的机会,盛某某参加了一场孢子粉厂商组织的活动,厂商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向老人介绍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很多老人都愿意购买产品。作为保健品行业的从业人员,盛某某知道保健品是没有治病的功效,但参与活动的老人都愿意买,这让他忽然意识到其中的商机:老年人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自己何不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成立的农庄、门店,通过免费旅游的方式来推销产品?这里应该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经过仔细谋划,盛某某决定采取公司化的运营模式,先后指使方某某、黄某某等人在南通市各区县、常州市、上海崇明等地分别设立保健品公司、门店及旅游公司十余家。相关门店通过盛某某设立的上海盛氏果业专业合作社(简称天年总公司)领取相关产品,销售后统一将货款上交总公司,经与总公司核算,除领取统一工资外,各业务员根据自己销售业绩获得相应产品3%-10%不等的提成,各门店负责人根据门店总销售额获得提成。
  六种手段 防不胜防
  “专家”讲座:2008年,盛某某开始指挥相关人员逐步建立门店,将其目标人群定位在有购买力、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人群体,主要针对55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初期,盛某某安排业务员发放传单,写明有专家进行免费健康讲座,还有免费礼品赠送,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参加,并借机登记老年人身份、健康状况等信息,便于有针对性推销产品,打开市场。
  “病友”说法:“视频中有一个得了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脚底烂掉生蛆了,内服外敷孢子粉脚底恢复好了。因为我自己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我当时就非常心动,就相信了这些病友的说法……”一位被害人这样解释他购买该保健品的原因。
  据犯罪嫌疑人盛某某供述,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安排人员事先录制好相关视频,以“病友”的身份讲述自己服用产品后恢复健康,以所谓生动的病例吸引老年人的关注。在一些会销会上,盛某某还安排“病友”到场现身说法,这些“病友”大多经过公司前期培训,所讲文稿都是事前写好背熟的,再加上现场声情并茂的讲述,进一步骗取老年人信任。
  “科技”误导:为了忽悠老年人,盛某某编造出“一滴血检测”、“太空舱体检”,号称仪器都是非常先进的身体检测仪器,一般医院是没有的。如“一滴血检测”,就是通过采集老年人的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谎称可以检测人体自由基。在检测报告上分别标记买过和没有买过产品的顾客,针对没有买过产品的客户的检测结果就称自由基偏多,身体存在亚健康状态,可能导致癌症,需要及时保养,从而达到推销自己的保健产品的目的。
  “雇托”设局:经调查,盛某某高薪聘请所谓的“公司老总”、“医学专家”、“教授”,在展销会上大力推荐产品的“特殊疗效”,声称国家领导人、奥运冠军都曾服用;
  在进行产品推销时,盛某某会事先安排一些业务员混在老年人中,在被害人对产品似信非信时,不断强调自己或周围有人服用过,效果不错,以打消老年人顾虑。
  在商品售卖时,又有人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砍价……就这样,老年人在不知不觉用自认为便宜的价格买到了所谓的“灵丹妙药”。
  “赠品”诱惑:2017年5月后,盛某某对诈骗模式进行升级,以低价旅游或免费旅游的形式分别吸引新客户和老客户,同时提供免费游玩、免费摘菜水果、赠送礼品等,诱使老年人前往上海、镇江等地,在旅游期间以会销的形式推销产品。很多受骗上当的老人听说有礼品赠送,都本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去参加了活动。从听讲座送礼物到免费或低价旅游,盛某某逐步扩大自己诈骗的辐射范围。
  “亲情”关切:“发传单的人说可以免费领礼品,还可以听健康讲座,对方态度很好,很有礼貌,对我嘘寒问暖的,我感觉很亲切,觉得去一趟也不会有啥事”、“带我们的人一路对都很关心我们,陪我们聊天、给我们拍照,吃的喝的住的都安排的很到位,我们挺感动的”,家住如东的马姓老人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走进了骗局。在业务员的“亲情”关切下,老年人对诈骗分子深信不疑,最终心甘情愿地掏出了自己的养老钱。殊不知,这样的嘘寒问暖、甜言蜜语都是经过数次培训的。甚至有些老人养老钱被“掏空”后,依然对嫌疑人给予的“关怀”深信不疑。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揭保健品诈骗骗局 百元保健品身价翻十余倍成诺奖“神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