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注意!山西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海蜇、复用餐饮具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698
核心提示:
   9月20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了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3批次海蜇,4批次复用餐饮具。
  抽检信息显示,有3批次海蜇检出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超标,分别为山西晋阳古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海蜇(海蜇头),山西东方明珠置业有限公司湖滨国际大酒店销售的海蜇(白蜇头)、海蜇(红蜇头),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超标。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应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应不超过500mg/kg。铝主要是海蜇腌制加工过程中添加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引入,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海蜇腌制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以增加海蜇的脆性口感和去掉海蜇内的沙子。
  另外,有4批次复用餐饮具不合格,分别为山西润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复用餐饮具(紫砂米钵,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检出值0.016mg/100cm2;山西晋阳古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复用餐饮具(瓷岸小钵)、复用餐饮具(1.3寸米碗)、复用餐饮具(水莲平盘),大肠菌群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清洗。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或餐饮具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复用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由于产品的清洗、灭菌不彻底,或存放过程中污染等原因导致。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督导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消除隐患。

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第3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注意!山西曝光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海蜇、复用餐饮具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