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检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辽宁通报8批次不合格食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8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623
核心提示:
   10月8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公布的产品共计620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粮食加工品、冷冻饮品、酒类等6大类,其中合格612批次,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不合格产品中,有5批次粮食加工品检出防腐剂超标,分别为海城市海州区佳泰乐超市万和店销售的普通面条、花卷、馒头、刀削面、饺子皮,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合格。
  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相对无毒的食品添加剂,在生物体内可被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如果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骨骼生长、肾脏、肝脏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造成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
  有2批次冷冻饮品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分别为鞍山经济开发区鸿鑫副食店销售的营口市老边区胜大食品厂生产的绿豆糕(冰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台安县瑜辉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乡村竹粽(冰棍),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产加工过程受微生物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手工操作较多,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造成。
  大肠菌群是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另外,还有1批次朝阳商业城超市连锁有限公司建平县喀喇沁镇天润加盟店销售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东白酒厂生产的小米黄金酒,酒精度不达标。
  据悉,酒精度项目是衡量酒类制造工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也是酒类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能较大程度地影响口感和酒类的品质。造成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酒类企业本身的生产工艺水平低下,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
  对本次公布的不合格样品,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织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了查处。

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 (2019年第38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检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辽宁通报8批次不合格食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