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6天吃掉近12吨 成都一高校食堂推出扶贫“土豆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471
核心提示:
  近日,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食堂推出了高原生态“土豆宴”引发师生追捧和网友围观,十多种土豆菜肴,涵盖了烧、煎、炸、烤、蒸、焖等各式烹饪手法。昨日下午,记者从学校后勤保障部了解到,“土豆宴”今年已经是第二年推出了,所有的土豆都来自该校定点帮扶贫困村,今年预计采购50吨,全校师生6天时间已经吃掉了近12吨土豆。校方表示,采购贫困村的食材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将会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   10元品尝“土豆大餐”   土豆回锅肉、大盘鸡、土豆排骨、土豆泥、孜然土豆、狼牙土豆……从10月13日开始,电子科技大学所有校区的食堂都出现了“土豆宴”专属窗口,窗口中售卖的食品全都加入了土豆作为食材,烧、煎、炸、烤、蒸、焖各式烹饪手法齐上阵。   “土豆宴很受欢迎,专属窗口经常排很长的队,价格从2元到6元不等,吃一顿大概10元就够了,很满足。”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张珈瑜告诉北青报记者,土豆宴的口味也很丰富,满足不同地域师生的需求,自己偏爱辛辣的狼牙土豆。   除了在校内广受欢迎,“土豆宴”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不少成都网友表示想去食堂体验一番,也有网友好奇为什么土豆这样普通的食材会成为食堂的“主角”。   50吨土豆来自康定贫困村   “这些土豆都是来自学校的定点帮扶贫困村——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甲根坝乡亚弄村。”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工作人员游雪梅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该部预计采购该村50吨土豆,首批27吨已经陆续送到并端上了食堂的餐桌,全校师生6天时间已经吃掉了11.5吨土豆。“50吨听上去很多,其实学校食堂不到一个月就能消化完。”   游雪梅告诉北青报记者,采购亚弄村的土豆办“土豆宴”今年其实已经是第二年了,发起者是学校的扶贫办。“去年学校在亚弄村挂职的一位教职工发现当地土豆品质很好,但是销路不畅,所以学校最后考察决定进行定点采购,去年总共采购了31吨。去年的‘土豆宴’师生反响很好,村里的村民也有了额外的收入,整体效果不错,所以今年决定加大采购量。”   据游雪梅介绍,之所以会选择采购土豆,一方面是因为土豆在高校食堂是很常用的食材,确实会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贫困村村民种植的土豆也确实需要销路来创收。“也是一个双赢的状态吧, 虽然从亚弄村采购土豆由于产地条件和运输问题其实成本比我们日常采购要高,但是我们在销售时跟日常的土豆菜品都是同价的。”   尝试更多扶贫合作模式   昨天下午,正在亚弄村挂职的电子科技大学员工喻文浩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在亚弄村所在的乡成立了合作社,附近村里的土豆都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今年几个村的土豆产量大概有七八十吨,大部分都供给电子科技大学了,我们现在也在尝试与一些超市联系,希望能在超市里卖。”   据喻文浩介绍,土豆是当地村民的主食之一,由于地处川西高原,当地的农作物品种不多,主要就是土豆和青稞。在学校食堂收购之前,村民们种的土豆都是自己吃,吃不完的就浪费了,“村子的交通也不方便,很难运出去卖。”   游雪梅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亚弄村的土豆,今年学校还采购了另一个定点扶贫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的725吨大米,首批大米已于5月端上了师生的餐桌。近期,还有近1000斤康定市最偏远贫困山区吉居乡菜玉村的花椒也已送达学校食堂。“这些食材都是食堂必需品,也能为扶贫尽一点力,我们会继续尝试更多的合作模式。”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6天吃掉近12吨 成都一高校食堂推出扶贫“土豆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