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对话《大圣归来》田晓鹏:用东方特色语言讲故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3  浏览次数:668
核心提示:
      国产3D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7月10日上映,但自6月以来,关于本片的赞美便不断出现在各类社交网站上。


 


  “毒舌电影”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写道:“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目前网络不少赞扬。Sir没看过,但从“水军”ID和用词判断,他们应该没收钱。来自知乎一位提前看过试映的网友@王知无:“《大圣归来》的成本据说是一亿,按照中国电影票房的利益分配法,制作、发行、放映三方各得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大圣归来》的票房最少要到达3亿,主创才不会亏损。目前国产动画票房冠军是《熊出没之雪岭雄风》,票房2.96亿。作为《大圣归来》的影迷,我为主创们捏了一把汗。那么作为电影的粉丝,我要为《大圣归来》做一次免费水军。”


 


  不只是自媒体人,就连央视新闻也在为这部电影背书。
 




 


  影片讲述了已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不过,根据猫眼票房7月9日的数据,7月10日排片第一的是《小时代4》(39.96%)、《栀子花开》(34.37%),而《大圣归来》排在第三位,却只有8.76%的排片率,全国放映场次为8425场。本片导演兼编剧田晓鹏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电话采访时说:“除非是我们的票房特别惨淡,可能我们会改变计划。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愿意去搏一下,因为当时(筹备)第一部的时候,结果要比现在更一穷二白,当时什么都没有。”


 


  田晓鹏,1975年出生,1997年担任国产大型动画片《西游记》创作(就是那部主题曲为“白龙马,蹄朝西”的动画片),并独立负责其中四集的生产监制。


 


  “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会有《西游记》情结,当时拍西游的时候,我就想找一个题材,能够体现三维动画的特质。”他承认,“做《西游记》,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一个大家都知道,不用去宣传的题材。”


 




左起:孙悟空、童年唐僧、猪八戒


 


  【对话】


  西游题材特别适合三维动画呈现


 


  澎湃新闻:近年来国内众多影视剧都对《西游记》进行了改编,你为什么也想要改编这一古典名著?


 


  田晓鹏:我是做三维动画的,当时就想找一个题材去表现三维动画的特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因为它的空间和张力非常大,本身就有魔幻、功夫的元素在里面,特别容易在三维动画里出彩,这是我选择西游题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西游记》就像《指环王》一样,如果只是(真人)拍的话,不能完全表现原著,需要很多特效。所以我觉得三维动画是能把《西游记》拍得特别有意思的手段。


 


  澎湃新闻:看过电影的人,大多认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有创新,它构建了童年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的情谊,这是以往未见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切入点?


 


  田晓鹏:这是我一直以来看《西游记》的一个理解。《西游记》最好玩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是大闹天宫,非常帅,非常漂亮,随后是取经路上一个一个故事。


 


  我当时看《西游记》有一个疑惑,就是唐僧这个人,他年纪轻轻,突然就没有七情六欲了,马上就能走上取经的道路,成为一个高僧。另外,悟空为什么在压了五百年之后,突然整个人都发生变化,一个紧箍咒就能把他束缚住,跟唐僧这么弱的人去取经。我对这两个问题特别不理解,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解读,把它说清楚。


 


  原著小说写到,唐僧这个人是十世轮回的,他在第十世的时候,才走上取经的路。那么,他在前九世经历了什么,能让这个人越来越强大到足以去踏踏实实走上取经路,我想把这一段放大。另外是我觉得,以动画片的类型来说,从亲情的角度,从价值观的角度,最容易把整个故事出彩。
 




 


  澎湃新闻:《西游记》被许多影视工作者注入了现代解读,比如周星驰版本的“情”字,你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希望带来怎样的解读?


 


  田晓鹏:最主要的是悟空的人性化。我也受了前人一些作品的影响,说实话,六小龄童老师的作品非常经典,是非常漂亮的猴戏,但是我一直希望悟空有侠气,他的气质要比形象、动作更重要。所以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我更希望他有人的情感,举手投足都要有这种感觉。


 


  澎湃新闻:是如何请到吴文伦和童自荣两位老师参加本片配音的?


 


  田晓鹏:大反派是一个书生的形象,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必须由童自荣老师来配音,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听着他的声音长大的,对这样一个声音印象深刻。


 


  当时我找到上译厂领导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童自荣老师,包括老一辈的配音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我听到他们的声音,这就是电影。因为我要做的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一部动画。所以我希望有电影质感的那批人去参与。


 


  我希望配音演员不要去模拟声音,我希望的是找真实年龄感的声音,比如说小唐僧,我们就是找一个真实小孩。吴老配的角色(唐僧的师父),与他年龄相当,特别真实。在上译厂配的音,现场给人的感觉特别好,这些老艺术家给了电影很大的帮助。
 







 




>进入:《大圣归来》特别专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对话《大圣归来》田晓鹏:用东方特色语言讲故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