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如何打造让深圳人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国际大咖食安论坛碰撞观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391
核心提示:
  食品安全领域低估沟通交流存在什么风险?如何利用数据驱动的预测与分析应用于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些问题都在11月5日第四届深圳食品安全论坛上得以分享讨论。
  昨日,第四届深圳食品安全论坛开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及深圳市人民政府黄敏副市长出席论坛并致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亚太区食品安全官武内真佐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前主席阿维洛·皮尔内,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都柏林大学教授帕特里克·沃尔等来自全球10个国家及地区食药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官员、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近350位代表参加论坛。
  孙梅君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就是风险管理,识别、预防和控制风险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未来,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加强人才队伍、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强化技术支撑、完善预警交流机制,在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黄敏在致辞中强调,深圳肩负着“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始终具有敢于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在食品领域工作中,更要继续保持创新性和先进性。
  本届食品安全论坛共为期两天。论坛首日,即有农业农村部董洪岩二级巡视员、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食品安全官武内真佐美、麻省理工学院瑞斯夫·李维教授、德国食品和农业部尼克拉斯·伊京副处长等9位嘉宾,分别就“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有关问题探讨”、“食品安全领域低估沟通交流所存在的风险”、“如何利用数据驱动的预测与分析应用于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德国公共食品安全体系——欧洲和国际体系的有机组成”等具有国际性、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在下午的沙龙环节中,嘉宾还围绕“食品安全与质量提升”这一讨论主题,就全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荷兰与德国食品工作经验分享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碰撞观点,为食品安全工作启发新思路。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如何打造让深圳人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国际大咖食安论坛碰撞观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