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广东通报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指标等问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294
核心提示:
   11月1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42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薯类和膨化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糕点、食用农产品等8类食品750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9批次,检出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指标等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深圳市鸿大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湖北小芳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最湖小麻花,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大朗华悦副食批发部销售的标称东莞市优益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脆脆角和锅巴脆,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闪辉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揭西县兴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扁桃仁,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宇安美旺食品店销售的标称东莞市麦德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晶山源新一代大老婆饼,霉菌和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等均属于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超标说明其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卫生要求,可能导致食品的营养成分破坏、腐败变质加速、失去食用价值等。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的食品,易产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引起痢疾等肠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安全。不合格原因主要有:原材料生产、储藏、运输的卫生环境条件把控不严;未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条件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卫生环境差,生产工具清洁不彻底,设备清洗消毒不完善,人员卫生管理不到位;产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中贮藏条件不达标。   7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廉江市爱佳商贸有限公司 销售的标称吴川市蒜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糖醋蒜头 ,惠州市丽日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江北店销售的标称饶平县高堂吴老头食品厂生产的虾仁菜脯(炒制调味菜脯),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白云区永平友田万家新购物商场销售的标称汕头市龙湖区外砂粤丰副食品厂生产的澄海酸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联昇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正兴副食品厂生产的地都正香咸菜 ,广州市增城万领商场销售的标称汕头市德生食品厂2019年7月8日和2019年7月20日生产的澄海酸菜,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惠州市万信佳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惠州市惠东县良丰梅菜加工场生产的甜梅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和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防腐剂是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不仅规定了我国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某一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或残留量,而且规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0g/kg,其他蔬菜制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二氧化硫是一种毒性低的化合物,可溶于水中。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二氧化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则可能会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违规使用硫磺、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含硫添加剂;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或超限量使用;使用硫磺熏过的原料也可能带入二氧化硫残留。   6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佛山市南海区华南通商贸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东狮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狮皇金龙船白兰地,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英红服务区西区销售的标称连州市柏木山天然食品厂生产的黑糯米酒(配制酒),酒精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南国商店销售的标称鹤山市鹤城南联花生厂生产的蒜香咸干花生,海丰县佳美贸易有限公司佳美超级商场城东店销售的标称佛山市盈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蒸瓜子,佛山市天汇百汇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佛山市禅城区南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粤水乡鲍鱼酥(油炸类糕点),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英德市华府万客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韶关市甜心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味老婆饼,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酒精度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乙醇。产品明示质量标准及质量要求规定,酒精度含量应符合其标签明示值±1.0度。酒精度不合格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不严、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损失、低度酒冒充高度酒等。   品质指标反映产品的质量。过氧化值、酸值(价)超标原因主要有:生产工艺控制不到位,原材料把关不严,以及储运过程不符合要求等。比如,炒货食品的原料水分过高,会加速油脂的酸败;植物油精炼不到位或未精炼;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夏季,受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更大,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糕点食品中企业使用油脂质量不合格或成品贮存环境温度不合适,使油脂氧化加剧导致超标。   除上述不合格产品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为佛山市顺德区信大悦购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东粤北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溪黄草茶,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相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42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广东通报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指标等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