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保障粮食安全,“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企业1300余家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565
核心提示:
  我国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如何?在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介绍,自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了280亿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此外,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部采取源头严防等方式治理农用地土壤,“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
  14省份已公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据悉,《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8年8月3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是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法律。苏克敬表示,它的出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局面,为“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
  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法》落实情况如何?苏克敬介绍,该法出台后,北京等14省(区、市)已公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涉及地块340块。
  此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共计一万余家。
  苏克敬表示,各地在环境管理中,已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查处了多起环境违法行为。
  保障粮食安全,全国关停涉重金属企业千余家
  农用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居民粮食安全。在农用地土壤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做了哪些工作?
  苏克敬表示,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土壤污染防治不能盲目地大投入、大治理,重在强化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
  具体而言,近年来,我国加大工矿污染防治,“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00多个,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还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企业13000多个,确定需整治污染源近2000个,截至目前,已有近700个完成整治,切断了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配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据悉,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从目前来看,到2020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预期是可以实现的。”苏克敬称。
  另一方面,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苏克敬介绍,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下达了280亿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等工作。
  他透露,下一步将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投入土壤修复。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保障粮食安全,“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企业1300余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