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长三角食安追溯平台开建 明年6座城市10种食品“身世”率先透明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9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909
核心提示:
  本报讯 在上海已成熟运作多年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正作为成功经验,输出到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长三角其他重点城市。
  近日举行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启动仪式上传出消息,2020年底,上述5座城市和上海将实现6大类10个品种食品安全信息的完整追溯。以此为基础,长三角区域相关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身世”将逐渐透明,消费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长三角6座重点城市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成后,10种食品的“身世”将率先透明:猪肉、大豆油、粳米(包装)、冷鲜鸡(包装)、豇豆、番茄、土豆、冬瓜、辣椒、婴幼儿配方乳粉。
  举个例子,宁波消费者在当地超市购买了一包上海食品工厂生产的冷鲜鸡,通过追溯平台,不仅可以查询到上海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还能再往上追溯到对应活鸡位于无锡的养殖单位,甚至可以查到活鸡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和药物使用情况。
  在食品大流通的背景下,长三角共同打造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一张网”,对此,各地需求强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除了上海以外的5座城市中,只有杭州和宁波两座城市有一定经验,各自选择了一个区试点建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其他3座城市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上,仍相对是张“白纸”。但城市在快速发展,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愈发强烈,尽快建设相关信息追溯体系已是“箭在弦上”。
  记者注意到,6座城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非各自为政,而是共同构建一个数据库,以统一的标准、规范来传输、管理数据,并共享追溯信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将打造成“1+X”管理模式,即一个平台汇集各种来源的数据信息,消费者只要通过终端的网站、条形码、二维码等查询,就能“一网打尽”食品安全信息。
  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各地重复开发相关平台的成本,二来将来可以通过长三角区域平台这样的规模效应吸引更多信息孤岛的“岛主”走出封闭,共享信息,让长三角区域的食品安全信息愈发透明。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长三角食安追溯平台开建 明年6座城市10种食品“身世”率先透明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