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哈尔滨兽研所1人患布病!系输入性疫情,有人曾在兰州兽研所工作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487
核心提示:
  12月10日晚,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出通报,截至当日17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部分学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下简称布病)者有13人,其中布病确诊病例1例、疑似2例、隐性感染10例,专家评估认定此次疫情为输入性疫情。750459_5defa74506059
  通报指出,2019年12月7日17时,黑龙江省疾控中心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监测到省农垦总医院诊断6例布病,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兽医学院(又名“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简称“哈尔滨兽研所”)学生。发现疫情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生健康委立即成立专家组,连夜到省农垦总医院、哈兽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置工作。
  据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前去就诊的49名学生均来自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其中37人今年8月份在兰州兽研所实验室有短期动物接触研究工作,在哈学习期间无动物接触史,最终确诊13例感染者。另12名8月份未到兰州兽研所工作过的学生均未感染。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称,已组织感染科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对所有感染者密切观察,科学研判,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加强临床治疗。对相关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避免过度恐慌。该委提醒,布病为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不会造成疫情传播。
  12月6日傍晚,甘肃兰州市卫健委曾发出通报称,正积极处置一起聚集性布病隐性传染事件。通报指出,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员。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协调国家、省、市、区四级专家前往现场进行指导和调查核实,抗体阳性,无相关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和临床专家综合研判,确定为布病隐性感染。
  据央视报道,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甘肃兰州市疾控中心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目前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病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指出,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       相关报道: 兰州兽研所96名师生感染布病,中国农科院成立调查组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哈尔滨兽研所1人患布病!系输入性疫情,有人曾在兰州兽研所工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