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安徽培育食品小作坊“示范集中区”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6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860
核心提示:
   新华社合肥12月25日电 针对市场上食品小作坊门槛低、基数大、食品安全隐患多等行业特点,安徽省近日出台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整治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3年(2020年至2022年)时间的治理提升,提高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建设一批食品小作坊“示范集中区”,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燚介绍,安徽省将制定“示范食品小作坊”的认定标准,选取部分基础条件比较好、产品质量比较高、发展意愿比较强的食品小作坊,指导其开展生产条件再提高、生产工艺再优化、生产流程再规范工作,积极培育一批示范食品小作坊,发挥“示范生”的模范带动作用。
  依据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6月,该省小作坊登记率达到100%;到2020年底,全省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100家;到2021年底,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200家;2022年底,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300家,每个设区的市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不少于1个。
  食品小作坊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生产条件和工艺技术简单,生产加工传统、特色食品的生产者。一般情况下,从业人员不超过20人或年营业收入不超过300万元。食品小作坊在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扩大就业、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产值低、纳税少,很多地方未将其作为一个产业来推动发展,同时,由于点多面散,不少食品小作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杨燚说,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安徽将加大对食品小作坊产业的支持力度。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协调配合,深入挖掘食品小作坊品牌中蕴含的饮食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内涵,积极组织制定传统特色食品相关地方标准,支持特色食品小作坊品牌参与各类展销展览、文化交流,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推进地方特色品牌食品小作坊产品进超市、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机场车站、进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品牌食品小作坊产品网上营销。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安徽培育食品小作坊“示范集中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