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2019“中国时间”年度经济新闻盘点:十大食品行业新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140
核心提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品一直是全社会共同的关心所在。2019年哪些食品事件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国的食品领域有着什么样的变化?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网策划推出2019“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系列,对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做一系统回顾。本期推出十大食品行业新闻。
  1、十三部门部署“百日行动” 整治“保健” 市场乱象
  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时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强调,将以“四个最严”要求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并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13个部门联动,要打组合拳、出连环招,综合运用检查抽检、约谈企业、信用惩戒等手段,以最大力度、最有效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格局。
  2、中办国办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提出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规定》自2019年2月5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含协管、联系)行业或者领域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
  3、七部门联合印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
  6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为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设置了系列目标: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品质稳步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销售额显著提高,中国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国内市场的排名明显提升。
  4、“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 17年间9度申请“国酒”商标未果
  6月12日,茅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表示,“国酒茅台”商标将于6月30日前停用,目前已聘请国际顶级咨询公司策划新的产品宣传方案。6月30日,贵州茅台正式停用“国酒茅台”商标。贵州茅台酒厂大门上的“国酒”字样被拆,公众微信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改为“贵州茅台”,贵州茅台宣传语中也不得再提及“国酒”。
  据了解,从2001年起,茅台集团在17年间都坚持不懈不断申请“国酒茅台”成为注册商标,这一行为遭到了白酒行业的同行反对,提出异议的包括五粮液、剑南春、汾酒等其他大牌企业,认为茅台此举破坏了行业公平竞争。
  5、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生猪生产 肉价逐步回稳
  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要从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方面稳定当前生猪生产;从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从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从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等方面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9月8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落实,多数已经落地。
  6、“人造肉”概念被热炒 素食产业商机来了
  9月份,国内首款人造肉食品在杭州上市,据悉该产品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成,口感和真肉几乎无差。11月18日,中国第一块通过培养肌肉细胞产生的人造培养肉在南京农业大学诞生。两则消息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相关新闻不断刷屏。
  不过,国内这波人造肉热潮的兴起,可能更多地要归功于大洋彼岸的两家大型人造肉厂商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前者于9月登陆美股,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人造肉公司,而后者虽暂未上市,但估值与前者相当。Beyond Meat公司上市至今,股票已大涨600%,似乎可以感受到市场对人造肉及相关产品的认可。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后公布
  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10章86条。这次《条例》的修订细化了食品安全法的原则规定,强化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实化了针对具体问题的监管举措,优化了风险管理制度机制,固化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8、辣条归类方便食品进行管理 “南北标准”之争终画句号
  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从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等六个方面对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要求。
  公告的第一条就明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凡与此不一致的,应当于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9、剑拔弩张:中国红牛商标权属之争仍未最终落槌
  公开资料显示,泰国红牛创始人许书标与红牛维他命实际经营者严彬的合作始于1995年,双方合作在深圳设立红牛公司。此后,红牛在广告营销方面大量投入,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最高时1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稳坐功能性饮料市场头把交椅。
  这种良好的态势一直持续到2012年,由于许书标去世,泰国天丝更换中国市场业务的打理人后,坚持认为品牌授权期限为20年,已于2016年底到期,因此拒绝延期经营。红牛方面则认为双方签订的经营期限至少为50年。2015年起,双方矛盾加剧,在商业及法律领域全面展开拉锯战。
  10、全球食品安全排名出炉 中国排名第35位上升11位
  据媒体报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智库近日发布了《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在该指数跟踪的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35位,较去年上升11位。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2019“中国时间”年度经济新闻盘点:十大食品行业新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