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警示:路边的野生蘑菇你不要采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0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浏览次数:538
核心提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以来,江西省雨水充沛,野生蘑菇进入迅速生长期。为防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3月4日以江西省食品安全办名义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同步抓好2020年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工作。   通知强调,野生有毒蘑菇危害极大,各级政府要未雨绸缪,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宣传、广电、市场监管、林业、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共同发力,督促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两委”把防范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要落实好监管责任或主管责任,尤其是要防范野生有毒蘑菇流入农贸市场、路边摊贩,最大限度减少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通知指出,江西省历年实践证明,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防控重心在于乡镇村组、有效手段在于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在于留守老少”;最好的办法是,非专业人士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提高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村(社区)“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敲锣宣传等务实、简便、管用的办法,加强田间、山头、水边等野生蘑菇重点生长地带和中毒事件高发区域的宣传提示,警示群众远离毒蘑菇。教育部门可采取“小手拉大手”等线上教育宣传等方式,带动学生家长坚决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   因此,江西省食品安全办(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郑重警示:野生蘑菇虽美,可不要贪图一时口腹之欲,悔恨终生。   野生有毒蘑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有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有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发病急,死亡率高。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死亡率高。   一些野生有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有毒蘑菇所含毒素较为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也就是说,你爷爷奶奶当年采过吃过、你父亲母亲去年采过吃过、你在老家曾经采过吃过没有中毒,那只是运气好。你今年采了、吃了,可能就会中毒。   野生蘑菇毒性会变异。不吃最安全!   网络上和民间流传的鉴别毒蘑菇方法靠谱吗?   目前流传的所有识别方法都不可靠。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在野外混杂环境中极难鉴别。   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不是什么人人都可以的,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高端的仪器设备。咱一个普通老百姓就不要“以身试毒”、以身犯险啦!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 )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警示:路边的野生蘑菇你不要采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