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担心“固体饮料”冒充婴儿奶粉?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7  来源:荔枝网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
  5月14日,有媒体报道了湖南永兴县多名婴幼儿在食用同一款名叫倍氨敏的奶粉后,出现发育迟缓、头骨突出等症状,并被确诊为佝偻病。经调查,这是由于商家将蛋白固体饮料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所导致的。那么,什么是特医配食品?家长该如何避免“李鬼”冒充特医配食品呢?   在记者的走访中,母婴店销售人员表示,记者所要购买的奶粉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购买时需要遵照医生建议,而固体饮料只是一种普通食品。特医配食品和普通食品在注册审批、外包装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罗亚玲介绍:比如这一款叫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它是针对乳蛋白不耐受的婴儿所食用的,适用人群写得非常清楚,0到12月龄食物蛋白过敏婴儿,最重要的下面有一个注册证号,叫国食注字多少多少号,这个注册证号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专门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跟一般的普通食品比起来,会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和营养成分的说明,普通食品虽然它们包装做得很像,但是差别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这一款叫无铁蛋白牛初乳复合粉,按照我们食品安全法要求,所有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食品的标签上面,对真实属性进行明确标注,这一款上面写的就是固体饮料,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即使它有可能突出蛋白字体,它也不是你所需要选择的特医配食品。   如果消费者误将“固体饮料”当做特医配食品给婴幼儿食用,会带来健康风险。今年四月,南京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特殊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抽检,发现特医配食品方面,存在经营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特殊食品销售专区、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混放、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湖南永兴“大头娃娃”事件发生后,南京市场监管部门将“回头看”再次检查相关经营单位。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担心“固体饮料”冒充婴儿奶粉?这些知识你得知道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