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警方破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主犯曾是大学教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荔枝网  浏览次数:972
核心提示:
  近日,昆山警方破获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成功捣毁了假药制造窝点,在江苏、河南等地抓获涉案嫌疑人员10名,查获各类假冒减肥药30万粒,涉案总价值2000余万元,该案的主犯曾经是一名大学教授。
  今年3月底,昆山警方接到市民报警,食用了一款叫“皇冠纤维素”的减肥药之后,身体出现不适。根据市民提供的购买信息,警方锁定了在昆山曹安的卖家王某,并在其家中发现了仍在销售的“皇冠纤维素”减肥药。经监测,该减肥胶囊主要成分是“西布曲明”,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非法添加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认定为假药。据王某交代,警方赶到盐城滨海将其上家张某抓获,并在其家中查获大量含有“西布曲明”原料的减肥胶囊以及相关减肥产品的包装盒、封包机等。张某交代,她所销售的减肥药都是从河南杨某处购得,她进行分包装后贴上不同品牌的减肥药标贴,再通过网络销售给消费者。
  警方调查发现,张某采购胶囊是一元钱一粒,外包装的价格也是一元钱一套,一瓶减肥药是30粒,成本也就40元钱不到,最后卖到消费者手里是288元一瓶,可以说是暴利。警方巡线追踪,于近日在河南郑州将杨某抓获,然而在搜查过程中,民警在其家中并未发现违规添加的药物“西布曲明”,却发现了很多袋装洗衣粉,在洗衣粉的袋子边上还放了一个碗,这引起了民警的警觉,正常使用洗衣服是不需要用碗的。经过询问,杨某最终承认了,洗衣粉的袋子里装的都是“西布曲明”。
  经了解,杨某以前是一所大学的大学教授,后来辞职做了一名医药代表,在掌握了相关医学药品的专业知识后,就动了生产减肥胶囊的歪念头,他在网上买了胶囊外壳,采购了“西布曲明”以及何首乌等等中药粉末,在家中自己进行搅拌混合,然后根据下家客户的要求进行灌装销售。有客户会要求添加“西布曲明”的成分足一点,这样减肥效果好一点,也有客户不需要那么多的药量,只要添加少许的“西布曲明”,这样销售量就会增加,杨某还会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不同颜色的胶囊。初步统计,杨某每个月销售的假冒减肥产品约80万粒,成本在0.5元左右,售价是0.8到1元,月收入是20万到30万。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由于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后果,对人体存在较大危害,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明令禁止在任何食品和药品中添加。根据侦查的不断深入,警方逐步查明了一个涉及多个省份的假药生产、商标贴牌、网络销售链条,一举抓获嫌疑人10名,查获各类假冒减肥药30万余粒,涉案总价值2000余万元。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警方破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主犯曾是大学教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