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餐厅倡导公筷夹菜、小碗进食,武汉全面推行“分餐制”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5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浏览次数:944
核心提示:
  楚天都市报6月4日讯 一场疫情让大家改变了生活习惯,分餐制成了新风尚。6月4日,武汉市举办推行“分餐制”启动仪式,未来武汉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分餐制”。
  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餐饮单位中公勺公筷已成为标配,也有餐厅推出位份菜、单人餐以倡导食客分餐,这种分餐模式也被多数食客认可。
  公筷公勺已成大部分餐厅标配
  4月26日,《武汉餐饮恢复堂食细则》出炉。随后,武汉餐饮企业逐步恢复堂食。
  堂食恢复后,很多餐厅门口都会张贴“今日已消毒”的温馨提示,门口的二维码、消毒液、洗手液和体温计已成标配。楚天都市报记者在艳阳天酒店看到,餐桌的每一个餐位上,都配有公勺和公筷。就餐前服务人员提示使用及讲解:金色为公筷,银色为私筷;铁勺为公勺,瓷勺为私勺。
  无独有偶,小蓝鲸、湖锦酒楼等多家餐饮单位都为食客配备公筷公勺。小蓝鲸杂技厅店店长黄维伟介绍,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后,小蓝鲸就开始推行公筷公勺的进餐方式。但是因为部分食客进餐习惯问题,没有百分百的执行下去。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武汉市民的用餐理念逐步改变,接受和使用公筷公勺的顾客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不仅为顾客配备公筷公勺,还会有服务人员在进餐前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公勺。”黄维伟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分餐将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疫情期间,消费者对于餐饮安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餐厅推出了一些位份菜,希望在创造良好的分餐环境的同时也帮助消费者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
  分餐模式被多数食客认可
  昨日中午,在小蓝鲸酒店的一间包房里,市民冯先生约了七八位朋友聚餐。进餐时,冯先生和朋友都自觉用红色的公筷夹菜,放入小碗。随后,拿起黑色的私筷进食。
  冯先生点的排骨汤也不再像疫情之前用一个大汤碗端上桌,而是被服务员分餐在了七八个小碗中,再分别放到每一位食客面前,食客们再用瓷制的私勺喝汤。
  “疫情后,第一次在外就餐,我有时会忘记使用公筷公勺。在服务人员的提醒下,如今使用公筷公勺已成习惯。”冯先生认为,如今大部分餐厅实行的公筷公勺和位份菜的形式很好,不仅健康卫生而且营养搭配合理,如果吃不完,打包带回家,菜品也丝毫没有被污染。
  记者在小蓝鲸酒店随机采访了十位顾客,绝大部分顾客都对分餐制的进餐形式表示认可:“疫情之后,就餐习惯也理应有所改变。虽然使用公筷公勺比一双筷子麻烦,但是吃得健康卫生比什么都重要。”
  专家鼓励推行分餐制
  据悉,2003年在非典时期,中国饭店协会制定了《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提出餐饮企业实行分餐制,但推行效果不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2020年3月5日,中国饭店协会再次发布“使用公勺公筷双筷,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倡议书。
  武汉市也随后出台一系列用餐标准及措施。今年4月发布的《武汉餐饮恢复堂食细则》中,鼓励餐饮单位推行位份进餐形式、自助餐形式、营养套餐形式、公筷公勺围桌等用餐形式。
  中国顶级烹饪大师,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名厨专委会主席卢永良指出,一人一双筷的传统合餐方式,确与公共卫生有违,亦不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合餐制需要改良,要汲取分餐制的优点。合餐制要在保障卫生健康的条件下进行,比如,坚持在合餐中,实行双筷制度就是最好的选择。
  卢永良解释,取食筷就是每个人手里的公筷,从餐盘中搛菜放入自己的骨碟中,用另一双进食筷将骨碟中的菜、主食搛入口中,“这样,既能解决传统合餐制存在的健康、卫生问题,又使饮食方式更加文明。”卢永良说,分餐制的推行对于做大餐饮业规模,进一步提高行业高效集约的发展水平,都有现实意义。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餐厅倡导公筷夹菜、小碗进食,武汉全面推行“分餐制”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