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时有发生 相关部门提醒民众慎采慎食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6  来源:华声在线  浏览次数:199
核心提示:
  华声在线6月14日讯 湖南省食安委最新通报的全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情况显示,截至6月7日,全省今年已上报野生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25起,共发病76人,死亡1人。
  眼下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民众自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永州多个县市区接连发生中毒事件,湘潭县出现误食中毒死亡病例,郴州、长沙、衡阳等地群体性中毒报告增多。
  全省督促组织基层力量在乡镇、村组、高发地区入山口、农村集市、农贸市场等地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敲锣宣传,对往年多发频发的乡镇、村组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重点关注,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以及外籍嫁入、外来务工等人群重点宣传,反复提示误采误食野生蘑菇的风险。
  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销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为。宁乡、益阳等地的乡镇(街道)在大排查大整治中重点开展野生蘑菇市场清查。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和托幼儿机构强化日常管理,严禁非法采购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湖南师范大学专门从事毒蘑菇研究的陈作红教授介绍,蘑菇形态千差万别,非专业人士很难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除了枞菌等少数经常采食的野生菌种类外,建议民众不要采食其他野生蘑菇。民间流传的一些鉴别毒蘑菇的“土方法”,实际缺乏科学依据。
  毒蘑菇在我国约有百余种,毒蘑菇中毒一般可分为速发型毒蘑菇中毒与迟发型毒蘑菇中毒,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和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以及肝、肾、心、脑等脏器损害,情况严重可危及生命。专家提醒广大民众,一旦误食野生毒蘑菇,应尽早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并立即携带蘑菇样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时有发生 相关部门提醒民众慎采慎食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