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薇代表发言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月28日报道:“创业孵化器不能变成物业公司。”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进行分组审议会议。在嘉定代表团的联组审议会场,科研创新转化、上海产业地图布局、军民融合技术推广等议题成为代表们的讨论焦点。
市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部副部长姚薇表示,仔细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感到非常振奋。特别是报告中提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包括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对企业研发费用的补贴政策,相信可以极大提振科创企业的发展信心,大力推进科研产业的全面升级。此外,科研院所也同样在报告中发现了“利好消息”,尤其是对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使用,创新成果权属分配方面的自主权。姚薇代表说,在预算报告里可以发现,不论是劳务费的发放,还是科研设备采购,都给予了科研单位更多的自主权,这将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创新的原动力。
姚薇代表表示,要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转化能力非常重要。这其中,她认为其中最大的“痛点”在于转化渠道不够通畅。姚薇代表建议,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懂专业又懂行业的科技服务公司,做好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沟通桥梁。“中科院几乎每个实验室的主任都有自己的公司,这也是科研院所允许和鼓励的。但是信息匹配问题却很大,哪些技术可以用在哪些行业?不知道。”因此,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器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分专业、分行业发展,杜绝同质化竞争。然而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孵化器,让孵化器避免沦为物业公司?姚薇认为,必须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规范,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要制定孵化器的服务规范,完善市场的清退和淘汰机制,“将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标等业务挂钩,倒逼其提高服务质量。”
关于完善上海的产业地图布局,姚薇代表建议增加安全产业领域的建设。发展安全产业对于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不能忘了安全问题。在创新转型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要增强安全保障能力,重视和支持安全产业的发展。同时,姚薇代表提议结合当下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加强军民融合技术的实际运用。例如军用红外成像技术,完全可以用在对有害气体的监测上。“企业能够减少监控的安装,也不需要大量传感器,直接使用红外成像技术就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