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吃了野蘑菇,一家四口中毒!提醒:“银针试毒”没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号  浏览次数:581
核心提示:
  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都时有发生,重庆的喻大娘用银器“试了毒”,见银器未发黑便放心食用,可没想到还是中毒了。
  近日,重庆铜梁区虎峰镇西泉村的喻大娘和家人上山时,看到松林里有许多长势不错的蘑菇,便采摘了一些回家“尝鲜” 。
  喻大娘还说,为了保险起见,她把自己的银戒指放在蘑菇里面一起煮,没有发现戒指变黑,于是就认为是菌菇是可以食用的。
  吃完午饭不到两个小时后,家里四人就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吃蘑菇最多的喻大娘尤其严重 。
  好在经过医生的救治,喻大娘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其他三人中毒较轻,已经转入普通病房。
  当地疾控中心确定误食的蘑菇为鹅膏菌,是一种有毒菌类,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因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致死率极高。
  也要提醒大家
  银器不能作为鉴毒的工具!
  银的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有的物品不含毒,但因为含有硫或硫化物,银针插进去会变黑;相反,有些剧毒的物品,却不含硫,比如毒草、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等,银针与它们接触,也不会变黑。
  日前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醒:为了生命安全勿采勿卖勿买勿食不明品种、不明来源的野生蘑菇!
  以下这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错的?
  错误一: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不鲜艳的无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丽、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比如:
  有长相平平但有剧毒的
  ▲中毒人数众多的白毒伞,外表纯洁朴素,又叫致命鹅膏,一个约50克(1两)的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有颜色鲜艳彰显毒性的

  ▲有一些不善伪装的,如毒蝇鹅膏,艳丽的衣着就明显警示“我有毒”。
  有安全与美貌并重的
  ▲也有蘑菇是美貌与安全并重,味道鲜美的,如一些红菇。
  错误二:
  可使银器、大蒜、大米等变黑的有毒
  毒蘑菇和银器、大蒜、大米等接触不会产生反应,不会出现变色现象。
  错误三: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
  ▲美味牛肝菌
  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但确实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错误四:
  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生虫白毒伞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错误五:
  高温烹煮、煮沸、晒干可祛毒
  毒蘑菇的毒素的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的蒸、煮、闷、烧等烹饪方法或晒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以下几种毒蘑菇你都认识吗?




  一旦误食毒蘑菇
  要马上催吐、立即就医
  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在10分钟、最长在6-12小时后发病。
  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来源/综合都市现场 重庆新闻频道 广东疾控中心 @人民日报 浙江市场监管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吃了野蘑菇,一家四口中毒!提醒:“银针试毒”没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