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河南:以粮食为基础打造“六大中心” 实现产业“全方位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285
核心提示:
  中新网郑州6月30日电 记者30日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省围绕“三链同构”,印发了《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以粮食产品为基础建设“六大中心”,最终实现粮食产业“全方位地+”。
  “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根据《意见》,河南省围绕小麦、玉米、稻谷和油料等大宗粮油产品,整合粮食产业已经形成的优势,以产业链整合带动价值链和供应链升级,同时引入空间的概念,引导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各类功能区共生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由线性的“单链”向非线性的“网链”转变,使粮油产品获得全过程、多层次的增值。
  按照规划,河南省将以粮食为基础产品,建设全国口粮生产供应中心、全国重要的粮食储运中心、全国重要的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粮食科技研发中心、全球粮食交易和期货价格中心、区域性粮食装备制造中心等6大中心。
  《意见》中关于上述“六大中心”的建设,属首次提出。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云在解读《意见》时表示,“六大中心”的建设是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有的基础和综合优势决定的,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同时也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需要。
  近年来,河南持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特别是此次《意见》的出台,就是从粮食这个基础产品出发“全方位地+”,把粮食这个特殊产品代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去,代入到现代化进程中去,一方面继续扩大粮食这个特殊产品的增值空间和增值环节,以克服粮食生产环节的短板,把它的弱质性稀释掉;另一方面更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粮食及其制品的多样化需求,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之所以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提出优化价值链、供应链,主要是强调产业链要由低附加值的产中环节和初加工环节,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前研发和产后精深加工环节延伸,比如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在注重生产加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做好市场和流通的文章,注重物流配送和产品销售。
  如何进行“三链同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针对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衔接不紧、协同不够、效能不高等问题,在贯穿多环节、多领域的连接点和关键点上下功夫,以核心企业为引领,或者以产业集聚区、批发市场、区域品牌等具有市场优势的载体为主导,把分散的市场主体、分散的环节和产品有机联结起来,打造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市场优势的一体化企业、产业联盟等“产购储加销”综合体。
  针对此,《意见》很明确,政府部门要在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但没有能力做的、且明显具有共性和公共性的关键环节进行介入,间接引导支持涉粮企业走一体化融合化发展之路。比如加强仓储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和科技转化平台建设,在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发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现行支农政策进行创新,促进支农政策由增产导向竞争力导向转型,比如优化商品粮大省和产粮大县等一次奖励资金使用,同时在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资源上进行有效集成,帮助企业分担转型发展的成本和风险等。(完)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河南:以粮食为基础打造“六大中心” 实现产业“全方位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