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黄山市全链条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6  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
  黄山市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立足市域特色,加快提高绿色食品供给能力,满足公众不断提升的对食品安全、营养、味美等多层次需求,让绿色成为食品安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底色。
  一是强化源头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全市实行农药经营许可431家,兽药GSP认证34家,种子经营主体备案网点121个。加强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全面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技术措施,推行茶园投入品销售登记备案。
  二是开展示范创建。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通过示范创建切实提升食品、农产品安全水平。全市已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6个,省食品安全示范县4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站30个,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
  三是建设追溯体系。市政府将肉类、蔬菜等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作为2020年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加大“三品一标”、追溯码等标识使用,全市建立市级黄山泉水鱼质量追溯平台1个,县级追溯平台5个,省级追溯示范点10个,省级追溯平台注册企业达504家。
  四是加强抽检监测。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靶向性,全市安排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3854批次,覆盖33大类食品。农业部门开展市级专项监测蔬菜和水果100批次、禽类44批次、农兽药20组,完成茶叶抽样检测1500批次。卫健部门开展全市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样品监测127份,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专项监测样品10份。
  五是培养龙头企业,扩大产业集聚规模,推动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小作坊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乱”向“名特优”转变,全市现共有黄山毛峰等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老谢家茶等食品类中国驰名商标11个,休宁松萝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
  六是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及兽药残留、生猪屠宰、水产品兽药残留及非法投入品、生鲜乳和农资打假等7个专项整治行动。完善食品安全行刑司法衔接制度,2020年移交公安机关食品安全7件。加强信用信息监管,公示“红榜”企业232家,“黑名单”企业2家。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黄山市全链条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