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制定研讨会在京召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0  来源:中国肉类协会微信号  浏览次数:779
核心提示:
  牛肉生产量和贸易成交的日益增长导致在巴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面积持续大规模消失,已成为全球最热的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之一。为了给中国肉类行业、企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提供科学指引,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决定共同开发《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该指南旨在为行业、企业进行供应链梳理,避免供应链中的环境风险,为企业打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提供有效工具。在经过多轮的前期可能性探讨后,目前正式进入指南制定阶段。由此,2020年8月4-5日,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共同举办《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制定研讨会。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胡莹、刘蕾,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可持续食物消费与供应链项目负责人于鑫、绿色金融项目高级经理杜红霞、可持续食物消费与供应链项目高级专员王莹以及来自中国肉类协会的专家和牛肉生产、贸易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在会议开始时表示,2019年至今中国肉类进口贸易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复杂的格局。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我国肉类产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在此形势下,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决定推进《指南》的编写工作,帮助我国肉类进口贸易水平得到提升,加强和改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WWF可持续食物消费与供应链项目负责人于鑫对指南项目背景进行介绍。她表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20《世界森林状况》报告,虽然森林面积下降速度减缓,但是还有1000万的森林被开垦为农业用地或转换为其他用途。目前毁林的议题是全球环保领域和气候变化领域最关注的一个议题。经调查发现,粗放的农牧业生产也是造成毁林的因素之一。肉类行业在气候变化领域当中是比较受关注的行业,希望肉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自然保护和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WWF绿色金融项目高级经理杜红霞向与会代表分享了绿色金融的概念。绿色金融不仅是金融机构为了践行社会责任的承诺,同时也是金融机构防范由环境风险引致的金融风险的工具,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的抓手以及寻找新投资机会的契机。应对气候变化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需要金融界采取行动,使资金从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领域流向环境友好型领域。经调查,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领先的金融机构非常希望同客户以及所投资的项目一起制定绿色生产、贸易的标准,共同来提高企业、金融机构形象,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新动力。
  WWF可持续食物消费与供应链项目高级专员王莹从责任性框架(AFi)工具的研发背景、涵盖范围、内容和应用的实现步骤以及核心原则等方面进行介绍。
  会上,与会代表对《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从框架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包括指南范围、术语定义、绿色贸易采购商及供应商责任、绿色采购实施方案、绿色采购的核证与报告等,并最终形成初版《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肉类产业绿色采购指南》制定研讨会在京召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