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海关总署: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莫桑比克输入偶蹄动物及相关产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7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719
核心提示: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 2020年8月14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公布莫桑比克马普托省(Maputo)发生1起牛口蹄疫。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防止疫情传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防止莫桑比克口蹄疫传入我国的公告。   根据公告要求,我国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莫桑比克输入偶蹄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源于偶蹄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莫桑比克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进境船舶、航空器、公路车辆和铁路列车等运输工具上,如发现有来自莫桑比克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作封存处理,且在我国境内停留或者运行期间,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启封动用。其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擅自抛弃。对边防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莫桑比克的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违反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据悉,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海关总署介绍,目前,口蹄疫在世界上的分布仍然广泛,一般相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较大的流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正在遭受口蹄疫的危害或者威胁。   海关总署提示,虽然易感性较低,但人也会感染口蹄疫,一般需要直接接触到病畜的病变组织、排泄物或食用了受污染的奶制品才会感染,且基本不会发生人际传播。口蹄疫感染后约有1周的潜伏期。前驱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类似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发生高热、呕吐、腹泻,伴有口腔和手、足部出现水疙。发病数日后进入恢复期,通常在2周内完全康复,不会留有后遗症。   海关提醒广大进出境旅客,来自疫区的偶蹄类动物及其产品存在传播疾病疫情的风险,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及自身和他人健康,请严格遵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 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勿携带来自疫区的偶蹄类动物及其产品入境。

      相关报道: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0年第96号(关于防止莫桑比克口蹄疫传入我国的公告)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海关总署: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莫桑比克输入偶蹄动物及相关产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