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警示!事关校园食品安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31  来源:大连发布微信号  浏览次数:687
核心提示:
   开学了!怎么吃才安全?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秋季开学季饮食消费警示。   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大连市教育局开展2020年校园供餐网上直播培训,分别就新学期校园供餐安全、学校食品创城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出要求,全市所有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人员、教育部门安全监管人员5万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同时,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秋季开学季饮食注意事项发布消费警示。   ★学校食堂   1.学校要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要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自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对相关场所、设施和餐用具进行维护、保养、清洗、消毒和保洁;   全面检查库房和加工场所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及时清理处置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物品并做好登记,防止库存时间久、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尤其是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对冷冻冷藏的食材查验是否符合贮藏温度要求,是否超保质期或发生变质。   2.要注重加强人员管理,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及时召集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识,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日常管理。   3.要确保做到规范操作。   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落实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维修保养校验、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留样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等制度;   把好食品原料采购进货关,从正规渠道进货,按规定索证索票并进行检查,购进进口冷冻水产品及肉品需索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以及禁止加工制作、外购三明治等高风险食品;   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饪食品时做到烧熟煮透;采购及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消毒产品,并将清洁消毒产品与食品分开存放,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4.要降低集聚风险。   采取分散用餐或错峰用餐方式,避免集聚用餐。   5.大力提倡节约、文明就餐。   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在菜单上标明食材份量,引导学生按需用餐,适量点餐,深入推进“光盘行动”。   ★校园周边   1.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经营场所清洁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   2.在校外就餐时,应选择到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证件在有效期内)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可寻找“笑脸”就餐,尽量选择到餐饮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为B级以上(“大笑”“微笑”)的餐饮单位就餐。   3.网络订餐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餐单位,注意查看店铺“商家信息”模块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营业执照信息,特别要留意食品经营范围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验收后尽快食用,并保留相关消费凭证,以备维权所需。   4.购买零食,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要查看标签标识,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等)、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出现异味等现象,不贪便宜购买“五毛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   ★居家烹饪   1.在家制备餐食时,应洗净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挑选新鲜、卫生的原材料,认真清洗并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要养成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餐前便后必洗手,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吃新奇食物(如野果、野味),不买、不吃“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以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警示!事关校园食品安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