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河南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问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3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1041
核心提示:
   9月2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了食用农产品、糕点、冷冻饮品、餐饮食品、肉制品、速冻食品、饮料、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制品10大类食品837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820批次,不合格样品17批次。   10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10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商丘市睢阳区万和盛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广东金旺国际动漫有限公司委托潮州市潮安区日新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碎棒冰果味饮料(草莓味),滑县白师傅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南阳市新展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香橙味面包,商丘家悦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周口牛老大乳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乳酸菌风味饮品(杀菌型),桐柏新合作盛源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闻春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荷叶香鸡,菌落总数超标;新郑市米乐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洛阳乐雪冷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经典脆筒(雪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郑州小背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商鼎路分公司使用的1批次小碗、1批次碟子,郑州市管城区醉老版火锅店使用的1批次碗,大肠菌群不合格;中牟县黄店镇远方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林州市大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网红下午茶(雪糕),蛋白质不达标、菌落总数超标;上蔡县新营鑫副食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力帅食品饮料厂生产的1批次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不彻底,也可能是消毒餐具的消毒液未达到规定浓度,或者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温度,又或者消毒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或是操作人员或周围环境不清洁,造成餐饮具受二次污染所致。使用存在大肠菌群的餐具可能会引起肠道外感染和急性腹泻等疾病。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检出。造成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饮用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博爱县海婷鱼行销售的1批次清江鱼,恩诺沙星超标;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苏果蔬果商行销售的1批次芹菜,毒死蜱超标;洛阳市吉利区晨夕超市销售的1批次韭菜,开封市禹王台区金辉生鲜超市销售的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标。   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皮+肉)中最高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   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灰霉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滑县白师傅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巩义市诚意食品厂生产的1批次金牌蛋糕,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偃师市伊洛街道办事处文江休闲食品店销售的标称上海咔丽滋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切块枣糕(核桃味),丙二醇超标。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不仅规定了我国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某一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或残留量,而且规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糕点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透彻,随意添加多种防腐剂所致。   丙二醇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主要起到稳定和凝固、抗结、消泡、乳化、水分保持、增稠等作用。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丙二醇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3.0g/kg,糕点中丙二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或者所用的复配添加剂中丙二醇含量过高。   除上述不合格产品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为睢县杜秀莲万客隆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商丘市翰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翰诚小饺子(猪肉嫩青菜),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外省生产单位的,已按规定移送相应省级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已要求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南阳、商丘、周口、驻马店、巩义、滑县、永城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不合格产品信息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相关报道: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35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河南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