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术语》等8项地方标准审定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7  来源:内蒙古市场监管微信号  浏览次数:632
核心提示:
  9月1日,《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术语》等8项地方标准审定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彭万臻出席审定会并讲话。   本次审定委员会由自治区奶业协会、自治区农牧业厅、自治区卫健委、自治区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苏尼特左旗市场监管局、阿巴嘎旗照富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苏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察右后旗蒙根高勒牧民种养殖合作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审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关于标准及其编制说明的相关介绍。专家组成员对《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术语》《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策格(酸马奶)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阿尔沁浩乳德(酸酪蛋)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楚拉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毕希拉格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浩乳德(奶豆腐)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嚼克生产工艺规范》《蒙古族传统奶制品乌乳穆(奶皮子)生产工艺规范》8项地方标准内容逐字逐句进行研讨,并对标准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质询,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下一步,起草组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并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审批发布。   彭万臻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强化组织领导,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的指导下,由内蒙古标准化院牵头负责,制定了民族传统奶制品8项地方标准,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次审定会将有效解决民族传统奶制品在高质量发展中标准缺失问题,也会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奶业振兴提供标准依据。   彭万臻强调,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既要强调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民族传统奶制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一个原则是牧户在加工的同时既要按照标准生产,也要允许牧户有自己的特色,给牧户加工留有一定空间;第二个原则是要将各位专家的意见充实到标准的制定中,在此基础上推动传统奶制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相关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求《民族传统奶制品 术语》等8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术语》等8项地方标准审定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