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山西通报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问题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1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954
核心提示:
   9月10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柚取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酒类,茶叶及其制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冷冻饮品,调味品,方便食品、饮料,罐头,食糖、豆制品、糕点、水产制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1大类食品200 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样品 194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
  3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山西必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港式大面包、红豆切片面包,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山西就上便利店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晋阳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连城县广大食品厂生产的倒蒸红薯,苯甲酸及其钠盘(以茉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1。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蜜饯凉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山西若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若冰老冰棍,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山西若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若冰火炬雪糕,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造成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又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造成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到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以及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因素而导致。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为汾阳市晋阳市场树枫蔬菜批发店购进的芹菜,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督导市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不合格产品信息
菌落总数║n1=3.7×104 n2=3.9×104 n3=5.7×104  n4=6.4×104 n5=5.0×104(CFU/mL)║n=5,c=2,m=2.5×104, M=105(CFU/mL) 冷冻饮品 2020年  第27期 2020.9.11 山西/国抽 山西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食品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信息.xlsx
      相关报道: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第2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山西通报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