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食品 » 正文

海南这16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糕点、餐饮食品、冷冻饮品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3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966
核心提示:
   10月22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41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保健食品等27大类食品共846批次,其中合格样品830批次,不合格样品16批次。其中,餐饮食品不合格5批次,糕点不合格1批次,冷冻饮品不合格4批次,食糖不合格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2批次,水果制品不合格2批次,调味品不合格1批次。   8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8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洋浦玉彬风味小吃店(洋浦远洋路海岸华庭二期K402号商铺)销售的手工面、饺子皮,洋浦风味小吃店(洋浦港北路北侧海岸华庭二期K104号铺面)销售的手工面、饺子皮、云吞皮,海南冰果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冰果师菠萝酱(生产日期:2020-08-10,规格:1kg/盒),海南群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椰子片(生产日期:2020-08-10,规格:80克/包),检验项目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海口龙华宏天诚信清真食品专卖店销售的标称海口秀英厨之鲜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香芝麻油(生产日期:2020-08-01,规格:5L/瓶),检验项目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作防腐剂,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水果制品和发酵面制品中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长期大量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乙基麦芽酚是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香味改良剂、增香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对甜食起着增甜作用,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不得使用。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三亚吉阳金麦浪食品加工厂生产销售的绿豆冰糕(生产日期:2020-8-12,规格:180g/盒),检验项目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儋州那大钟记冰厂销售的标称海南椰屿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奈良雪花酥(牛奶曲奇味雪糕)(生产日期:2020-05-25,规格:62克/袋),检验项目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儋州康利冷饮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西宾阳县欧雪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公仔脆皮雪糕(生产日期:2020-07-29,规格:65克/袋),昌江石碌民兴雪糕经销店销售的标称海口美乐雪冷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六次方脆皮雪糕(生产日期:2020-06-02,规格:55克/袋),昌江石碌民兴雪糕经销店销售的标称广西来宾滋禾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抹茶小姐(抹茶口味脆皮雪糕)(生产日期:2020-07-28,规格:60克/袋),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菌落总数是用来判定食品在被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质量的高低首先决定于食品原料的来源。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等原因导致。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海南儋州市海头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的白砂糖(生产日期:2020-01-17,规格:50千克/袋),检验项目色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方明珠花生榨油厂生产销售的纯正花生油(生产日期:2020-08-17,规格:1.6L/瓶),检验项目过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海口美兰红又红超市销售的标称海口鸿之大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酿造食醋(生产日期:2020-07-02,规格:480ml/瓶),检验项目总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食糖的品质指标之一,是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质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影响糖品的外观,是杂质多寡的一种反映,也是生产工艺水平的一种体现。国家标准《白砂糖》(GB/T 317-2018)中规定白砂糖的色值要≤150IU。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过高时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此外,植物油精炼不到位也可能造成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过氧化值不合格。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予以查处,并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责令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防控风险。不合格产品的风险防控措施以及核查处置结果将在相关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网站予以公布。
不合格产品信息
CFU/g‖  n=5,c=2,m=104,M=105 CFU/g 糕点 海南/(国抽) 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CFU/g║n=5,c=2,m=10,M=100 冷冻饮品 海南/(国抽)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儋州分所 纯抽检不合格样品
CFU/g║n=5,c=2,m=10,M=100 冷冻饮品 海南/(国抽)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儋州分所 纯抽检不合格样品
μg/kg║不得使用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海南/(国抽)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餐饮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糕点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冷冻饮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食糖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水果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调味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相关报道: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41期)

  本文由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海南这16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糕点、餐饮食品、冷冻饮品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