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热点 » 正文

搜李逵出李鬼 百度竞价广告屡次触碰底线没得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05  来源:中国农业网  作者:土农网  浏览次数:371
核心提示:

  原标题:搜李逵出李鬼,竞价广告屡次触碰底线没得治?

  将“李鬼”打扮成“李逵”,这相当于给坑蒙拐骗的非法医疗机构及其广告大开方便之门,为魏则西式悲剧的重演埋下伏笔。

  据央视报道,近日,有不少在上海求医的患者反映,按照百度搜索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页面,去了在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的“复大医院”就诊,花大价钱看病也没见好,再去三甲医院复诊后方知原来只是小毛病。日前,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复大医院涉嫌虚假宣传,已对其立案调查。

  正如网友所言,“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医疗竞价广告又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戳脊梁骨。事实上,医疗竞价广告从未退场,只是自魏则西事件后手段更加隐蔽、套路更深。

  仅今年以来,百度就多次被媒体抓了现行:今年4月,一篇名为《竞价医疗广告转战移动端》的报道,直指百度移动端与网站存在“双重标准”;5月,新华社刊文指出医疗竞价广告公然把公立名牌医院搜索名称卖了,其中包括“搜李逵出李鬼”等套路;几天前,作家六六更是直言“百度都是骗子广告链接”……

  两年多前,魏则西用生命换来了“魏则西条款”,医疗信息的竞价排名模式由此纳入医疗广告监管范围。但事实证明,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搜索引擎依然与某些医疗机构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每次面对舆论危机,他们的应对方式也很俗套,无非是道歉、整改、辩解等,但风头一过即重操旧业。

  百度之所以不顾吃相难看,与某些医疗机构“合作”,是因为医疗竞价广告是一块关乎企业利润格局的“肥肉”。震惊全国的魏则西事件曾倒逼百度推广业务转型,但“割肉”之痛,使其似乎顾不上“诗和远方”,不愿从非法医疗广告“黑产”中抽身。

  监管体系的弊端也给秉性难改的搜索引擎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说到底,罚得太轻,在巨大利益面前,与其谈道德、讲责任,无异于与虎谋皮。只有违法的成本远高于攫取的利益,违法企业才会弯腰捡起碎了一地的节操。

  在互联网时代,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能影响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信息的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这种情况下,龙头企业收钱后,人为干预甚至引流搜索结果,不惜将“李鬼”打扮成“李逵”,这相当于给坑蒙拐骗的非法医疗机构及其广告大开方便之门,为魏则西式悲剧的重演埋下伏笔。

  生命安全是互联网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的一条底线。假如互联网企业一再挑衅社会底线、触犯众怒,屡屡“在哪摔倒就在哪趴着不起来”,监管部门不妨借鉴其他国家针对互联网企业不法行为开出“天价罚单”的案例,也祭出“天价罚单”以正本清源。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霍宇昂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搜李逵出李鬼 百度竞价广告屡次触碰底线没得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