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年入16.83亿,一个盲盒卖4.56亿~泡泡玛特准备上市了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3  来源:中外玩具网  作者:文/编辑:Salas  浏览次数:809
核心提示:

中外玩具网 6月2日讯】去年,“盲盒经济”的大讨论将潮流玩具推到了大众面前。潮流玩具市场如今到底有多火?凭借Molly等爆款盲盒炙手可热的泡泡玛特,背后又有多赚钱?


 




 


昨天(6月1日),泡泡玛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同时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在2017-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1.58亿元(人民币,下同)、5.15亿元和16.83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为225.4%和227.2%,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6.3%。


 


净利润的增长速度更令人咂舌:2017的160万元、2018年9950万元,2019年达到4.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达6119%和353%。


 


对比其他玩具上市企业的业绩,泡泡玛特的业绩不可谓不靓丽:奥飞娱乐2019年营收27.27亿元,净利润1.2亿元,其中,玩具销售业务营收12.6亿元。星辉娱乐2019年营收25.94亿元,净利润2.59亿元,其中,玩具及衍生品业务营收4.50亿元。而在港交所上市的凯知乐国际2019年实现收入17.10亿元。奇士达2019年收入约为3.25亿元。


 


潮玩市场有多大?


 


成立于2010年的泡泡玛特,早期做的是类似“潮流用品杂货铺”生意,2016年前后开始把目光聚焦在潮流玩具市场。
 


招股书中,泡泡玛特给自己品牌的定位,是涵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中国潮流玩具文化的开拓者及主要推广者。


 




 


潮流文化产业近年迅速发展,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并预期将于2024年达到448亿美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7.7%。


 




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过往和预期市场规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在过去数年增长快速,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受中 国潮流玩具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所推动,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4年将达763亿元,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过往及预期市场规模▲


 


Molly一年卖了4.56亿


 


 


以2019年的收益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IP是其业务的核心:截至目前,泡泡玛特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已有4个IP产生的累计收入分别超过1亿元。


 


自有IP。包括收购的代表性IP,如Molly及Dimoo,这些IP在原创艺术家不断完善并创作新版本时随着时间而演变;内部设计团队开发的IP,如Yuki及BOBO&COCO。


 




泡泡玛特主要自有IP▲


 


在2017-2019三年,基于自有IP的自主开发产品所得收入分别为4100万元、2157万元和6.27亿元,分别占自主开发产品营收的89.3%、63.4%及45.3%,是其营收的主要增长点。


 


Molly无疑是泡泡玛特最重要的明星IP,基于Molly开发的产品在2017-2019年分别占其总收益的26.3%、42.6%与27.4%。其中,2019年,来自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益达到4.56亿元。


 




 


中外玩具网获悉,2018年7月,泡泡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公司又收购了Molly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独家IP。如PUCKY、the Monsters及SATYR RORY,由与公司合作的艺术家创作。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泡泡玛特基于独家IP的自主开发产品所得收益 分别为480万元、1.062亿元、5.974亿元,分别占自主开发产品所得总收益的10.5%、31.2%及43.2%。


 




泡泡玛特主要独家IP▲


 


非独家IP 。包括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如米老鼠、DespicableMe及HelloKitty等的授权。2018年及2019年,基于非独家IP的自主开发产品所得收益分别为1820万元及1.598亿元元,分别占自主开发产品所得总收益的5.4%及11.5%。


 




泡泡玛特主要非独家IP▲


 


 


114家零售店,825家机器人商店


 


 


泡泡玛特目前有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展会、批发五大销售渠道。2017-2019三个年度,各渠道数据如下:


 


零售店分别为32家、63家及114家(覆盖33个一二线城市),零售店贡献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1.01亿、2.483亿、7.39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约63.9%、48.3%及43.9%;


 


 


 


线上渠道收益分别为1490万、1.029亿、5.392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的9.4%、20.0%及32.0%(泡泡玛特2018年9月在微信上线泡泡抽盒机小程序,2018年收入2300万元,2019年是2.712亿元);


 


机器人商店数目分别为43家、260家及825家,贡献的收益分别为560万、864万、2486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约3.5%、16.8%及14.8%;


 


展会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80万、2560万、4550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的4.3%、5.0%及2.7%;


 


展会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80万、2560万、4550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的4.3%、5.0%及2.7%。经销商批发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2770万、4490万、9360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的17.6%、8.7%及5.6%;截至2019年末,泡泡玛特有22名中国经销商及19名海外经销商,并建立了覆盖中国16个省级地区及21个海外国家及地区的经销网络。


 


 




各销售渠道的收益贡献占总收益百分比▲


 


截至2019年底,泡泡玛特拥有主要位于中国33个一二线城市的114家零售店,和825家机器人商店。公司计划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继续增加店铺数量,进一步发展在线渠道并持续着重开发在线互动娱乐的功能。


 


同时,公司已经进入韩国、日本、新加坡及美国等21个海外国家及地区市场。


 


 


近年,泡泡玛特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创业十年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4月底刚刚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领投,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曾在2017年初登陆新三板,但在2019年4月终止挂牌。对于退市,泡泡玛特当时回应称,是为了提升公司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公司更好发展。


 


如今在业务持续发展和资本的助推下,泡泡玛特开始为自己谋划更大的未来。在公开自己的成绩单后,泡泡玛特也将接受资本市场更为严苛的审视,如何讲好“潮玩第一股”的故事,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来源:中外玩具网(ctoy-gdta)综合


文/编辑:Salas


参考:泡泡玛特官网、招股书等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年入16.83亿,一个盲盒卖4.56亿~泡泡玛特准备上市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