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让数字化更好促进乡村善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5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980
核心提示:
村里的工程项目、财务开支等村务信息,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社保、医保等业务,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办”“掌上办”;惠农政策宣传、好人好事评比,微信群里就能参加学习、参与投票……“数字化不仅深刻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力地弘扬文明乡风正能量,促进乡村善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对于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朱启臻表示,数字化赋能,既为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时效性等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   数字化助力乡村治理精准化   “乡村有着区别于城市的社会结构、运行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有效的乡村治理,必须尊重这些特点,遵循这些规律。”朱启臻说,近些年,乡村人员流动在加快,乡村治理单元在细化、下沉,数字技术恰好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如今,不管村民身处哪里,都能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数字手段便捷地参与乡村事务,为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新途径。”   数字化赋能,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精准化。朱启臻认为,乡村治理应以自治为核心、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三治”融合。数字技术以精确、精准、精细为导向,能够不断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数字化赋能,有助于提升乡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能力。朱启臻说,乡村治理不同主体的职能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数字化技术能将不同领域的数据信息通过聚集和融合,打破数据和体制壁垒,吸纳更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更好实现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为66.4%,县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8.0%,“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为77.0%。朱启臻表示,未来还应进一步提升面向乡村的数字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优质数字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让广大农民在乡村善治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乡村治理迎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朱启臻说,“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从根本上讲,既是对乡村治理流程的再造,也是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塑。”  年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朱启臻认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的构建,能够让乡村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让广大农民在乡村善治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给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朱启臻介绍,目前不少公共服务都有了在线服务平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模式在许多乡村推广,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大幅提高了乡亲们办事的便捷程度。“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在乡村实施,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深化,让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一些地方通过“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助推乡村法治建设,农民群众依法维权更方便,法治意识也明显增强。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为乡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反映干事创业更有劲头了。朱启臻认为,不少农村通过“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数字化途径,让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透明,乡亲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维护,自然对基层工作更加信任、更加支持。“数字化监督平台的搭建,将不断增强监督处置的及时性、主动性和透明度,有效促进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朱启臻说。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让数字化更好促进乡村善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