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长宁企业研发的这款“消毒机器人”,在战疫一线显身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21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882
核心提示:
疫情期间,深兰科技团队研发的AI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兰精灵”走上防疫一线,在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完成消杀任务。   据了解,“兰精灵”高160厘米,侧面装有紫外线(UV-C)灯,可协助处理接触频繁、人流众多区域的消毒工作。该款智能消毒机器人具有自动驾驶技术,可在桌椅和其他家具之间轻松移动,UV-C紫外线功能涵盖100-280纳米间的波长光谱,平均照射空间内可接触表面所需执行时间约为15-30 分钟,充电一次即可消毒数个区域。  “兰精灵”还攻克了机器人无图贴边自主导航的业界难题,让机器人摆脱了传统的扫图模式,让使用者可以一键傻瓜式操作机器人;“兰精灵”也能平稳通过2厘米高的门槛,并攻克了玻璃桌避障这样的业界难题。   此外,“兰精灵”搭载的多个毫米波传感器,可感知6米以外的动态物体;智能检测到人体时,消毒机器人立即关闭消毒灯,安全无伤害。   4月中旬,接到消杀任务后,深兰科技机器人团队和质量保障团队紧急商议,以最快的速度明确分工。前端工程师负责与医院方及物流方的沟通;实施工程师在各方努力和支持下,取得了特别通行证,确保机器现场正常运转;后端工程师则负责远程技术支持、线上培训与系统保障。   负责供货的深兰科技常州工厂自发组织加班加点,吃住在车间,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物流通行等问题,以最短的时间将深兰紫外线消毒机器人送达现场。  针对具体的消毒场景,比如,从候医大厅到步行长廊,从普通病房到ICU重症室,现场的工程师都会经过认真考察和推敲,给出最合理的运行方案。   硬件工程师更是利用自己的产品专业和沟通优势,给使用人员做了现场的产品使用培训,并在现场实时利用机器人操作便捷的优势,总结出了使用“三步法”:第一步开机,第二步输入房间号,第三步开始工作。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保洁人员都能轻松掌握,让人工智能服务民生,实实在在落实于实际应用中。   机器运行的同时,项目组成员也在不断地进行数据分析、复盘总结,使得机器人更好更有效地服务"疫"线。   据介绍,在疫情期间,“兰精灵”不仅完成了消毒机器人10多个国家市场准入资格的认证,还于近日接受美国UL安全实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Inc)邀请,制定了紫外线消毒机器人UL认证标准( UL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认证和鉴定机构)。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长宁企业研发的这款“消毒机器人”,在战疫一线显身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