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清华大学机械系研发微小型管道机器人,实现亚厘米级管道高效探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30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893
核心提示:
据清华大学官网消息,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研发了一种可在亚厘米级管道中高效运动的管道探测机器人。

在航空发动机和炼油机等复杂系统中,有大量用于输送水、气体和油的管道。通常,这些管道具有各种直径、变化的曲率,并覆盖较长的距离。为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定期从外部和内部进行管道检修。目前已开发的各种管道巡检机器人包括轮式、腿足式、履带式等运动机构,多采用电磁电机驱动,适用于大口径管道的检测。当涉及到直径小于一厘米的微细管道时,机器人的尺寸很难按比例缩小。

微型管道机器人在弯曲管道中行进

本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智能材料驱动的微型管道检测机器人(重量 2.2 克,长度 47 毫米,直径 < 10 毫米),可以适应亚厘米直径和变化曲率的复杂管道。机器人采用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介电弹性体致动器作为人造肌肉,采用基于智能复合微结构的高效锚固单元作为传动装置,使用具有可调节数目的磁单元来快速组装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管道的复杂几何形状。通过考虑软材料的独特特性(如粘弹性和动态共振)来分析机器人的动态特性,并相应地调整驱动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以优化机器人的运动速度。这个基于高频蠕动运动原理的管道机器人由外部的缆线来提供动力,在亚厘米大小的管道中实现了水平和垂直快速运动(速度:1.19 身长 / 秒)。此外,它能够在不同几何形状的管道(变径管、L 形管、S 形管、螺旋形管等)、不同的填充介质(空气、油等)和不同材质(玻璃、金属、碳纤维等)的管道中高速行进。为了验证其管道检测能力,机器人正面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头,从外部控制该机器人,机器人以不同的速度成功完成了一组管道巡检任务演示。该技术将来有望在航空发动机管路检修等领域发挥作用。

该成果以“用于亚厘米级管状环境导航的管道检测机器人”(A pipeline inspection robot for navigating tubular environments in the sub-centimeter scale)为题发表在《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

管道机器人在多介质、多材质、变管径的复杂管道中行进和探测

论文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汤超,通讯作者为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赵慧婵,其他作者包括机械工程系教授刘辛军和 2021 级博士生杜伯源、2018 级博士生姜淞文、2019 级硕士生邵琦、2019 级博士生东旭光。该团队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相关研究。本项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ZGJQR(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更多>相关资讯
• 广州越秀区图书馆开展科普活动,体验MR、VR、机• 广州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开赛
• 每2台国产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颗“大脑”成都造• 科技有温度,普渡机器人入驻西安高端月子中心
• 劢微机器人CMO王川龙:用无人叉车柔性方案攻克• 解决小批量运输难题,擎朗机器人深入工厂
• Nature重磅!在机器人骨架上首次生成人类肌腱细• 智能制造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 自然机器人大赛将在获奖作品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仿• 上海疫情防控中的“智能”力量
0相关评论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机械系研发微小型管道机器人,实现亚厘米级管道高效探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