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被制裁后,中国芯片产业增速第一!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来源:WKW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358
核心提示:
美国政府近年来对华为等一些中国芯片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制裁,不过据彭博社21日报道,美国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后,刺激了人们对本土零部件的需求,并使中国的芯片行业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地方。

据彭博社整理的数据显示,平均而言,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每个季度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行业公司有19家来自中国,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据为8家企业。报道称,这些中国芯片行业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是阿斯麦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的数倍。

彭博社称,半导体产业在国防、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技术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芯片行业公司的飞速增长凸显了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报道称,美国2020年开始限制向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公司销售美国技术,试图遏制它们的成长,但这也推动了中国芯片制造和供应的繁荣。

彭博社称,寒武纪科技公司等中国公司的股票从今年的低点上涨了一倍多,不过分析师们认为,它们仍有增长空间。中国政府将继续对相关行业进行投资,支持、资助国家科技龙头企业,并提倡“买国货”。报道提及,这些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已经引起了一些“最挑剔的客户”的注意,有消息称,苹果公司考虑将长江存储科技公司作为iPhone闪存的最新供应商。

关于中国芯片行业的飞速增长,Morningstar分析师菲利·李告诉彭博社,其基本趋势是中国追求供应链自给自足,这也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有关。

据报道,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本地工厂扩大产能,中国去年来自海外供应商的芯片制造设备订单增长了58%。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总销售额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超1万亿元人民币。报道还称,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汽车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芯片短缺仍在持续,这有利于中国大陆供应商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有时会为最畅销的产品提供溢价,例如汽车和PC芯片。

尽管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导致中国大陆各地的工厂和物流陷入瘫痪,但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仍保持其上海工厂几乎满负荷运转。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来自日本的货运航班向芯片厂运送了必要的材料和设备。中芯国际最近报告称,季度销售额增长了67%,增幅超过了竞争对手格芯和台积电。

上海富瀚微的营收平均增长了37%,该公司承诺未来将产品扩展到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设计工具开发商概伦电子过去四个季度的平均销售额翻了一番,有报道称其开发的软件可用于制造3nm芯片。

Morningstar分析师菲利·李告诉彭博社,中国企业积极的产能建设将提升其在全球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中国的芯片制造商能够在未来几年从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其他设备中实现收入增长。”菲利·李说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被制裁后,中国芯片产业增速第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