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西安交大2022级研究生行囊载梦 扬帆新征程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0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浏览次数:432
核心提示: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朝气蓬勃的2022级研究生新同学们来到了西安交大校园中。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和包裹满载着对未来全新校园生活的期冀和畅想,和新同学们一同来到交大这个大家庭。翻开行囊,里面或许带着父母的思念与牵挂,又或许带着自己的回忆与寄托。相信带着这份独家记忆,交大的新朋友们将继续自己的逐梦之旅,在这里书写青春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门旭婷同学家在西安,这次选择自驾来校。初入交大,校园沉稳大气的风格,热情体贴的志愿者和后勤工作人员,整洁明亮的寝室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她来说,开学前几天妈妈专门去给她弹的一床厚实软和的新被褥就是行李里最有意义的物品,让她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希望可以多出成果,一切顺利、天天开心,交到一些好朋友”,门旭婷对研究生生活无比期待。

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认真负责的老师和热情洋溢的“三新班”同学,让生命学院的汪昆昆同学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刻起就爱上了这里, “第一次来到创新港,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个普通又特别的u盘是他行囊里最有意义的一件物品,这是他在本科参加打卡活动时获得的第一份奖品,“它时刻提醒着我自己要保持自律的生活方式,要做到自强不息”。作为一名交大新生,他希望自己在未来几年里能够始终保持初心,积极生活,争做科研领域的排头兵,充分发挥西迁精神,坚定地做一个合格的交大人。

从大一时就伴随着自己的一盏台灯是能动学院秦若木同学带在行李中最有意义的物品。这盏台灯陪伴了他四年,与他共度了不知多少个考研时奋斗的日夜。“我会带着这个承载着大学时期难忘记忆的台灯继续前行,”秦若木说道,“在交大努力科研、好好生活,争取不负交大学子的身份。”

能动学院的马永健同学是坐高铁来到学校的,初入校门,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走在教学楼里都差点迷了路”——宽敞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让他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尽管路途遥远,马永健还是特地在行李里带上了一本与家人、朋友们合照的相册。“每当把这本相册带在身边,就好像我的家人朋友陪伴在我身边,感到特别温暖。”

经金学院的洪世杰同学是从福建厦门来报到的。“看到风帆广场,感觉很震撼”。更让洪世杰惊喜的是,来到南区公寓时恰好遇见了前来看望新同学的王树国校长,“很幸运能与校长一起合影!”谈及随身携带的最有意义的物品,他向记者展示了从小学起就一直陪伴着他的“护身符”,希望研究生期间能在扎实学业的基础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认真做好每一个决定,不后悔度过这三年。

在经金学院的潘子琛同学的背包里,有一个不再崭新的蓝色水杯。“这是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物品。”潘子琛说,“它陪伴着我走过了高中、本科,再到现在研究生阶段,见证了自己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就像是一个老朋友那样熟悉。”潘子琛希望能在提高学术能力、增强自身硬功夫的同时在学校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做有意义的事。

一枚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纪念章是公管学院刘佳慧同学行李箱中最特别的一件物品。刘佳慧是西安本地人,本科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对她来说,这枚纪念章既是一种回忆,也将陪伴她度过未来的研究生生活。相比于其他同学初入校园的惊喜,继续留在交大读研的刘佳慧对校园更多的是亲切感,她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不要迷茫,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熠熠生辉。”

文字:通讯社 秦子璇 于欣欣 曾永洁 潘子琛 龚渝涵 张子钰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萍萍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西安交大2022级研究生行囊载梦 扬帆新征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