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完成一例机器人左侧Wilms瘤伴腔静脉II级癌栓根治术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4  来源:ZGJQR |  作者:小球球  浏览次数:431
核心提示: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儿童泌尿外科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侧肾母细胞瘤根治伴下腔静脉II级瘤栓取出术。患儿是一名7岁女童,于今年7月初发现腹部肿块,遂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儿童泌尿外科就诊。主治医师赵扬接诊患儿后,通过PET-CT检查发现患儿肿瘤已扩散,左肾恶性肿瘤(17*11.6*9.9cm)伴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肝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及骨转移,诊断为IV期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是儿童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实体瘤,肿瘤进展较快,一般在发现时已处于肿瘤负荷较重的状态。     情急之下,儿童泌尿外科主任周辉霞主任及团队紧急会诊评估,决定对患儿先进行术前化疗,根据化疗反应情况再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幸运的是,患儿对化疗反应良好,在经过1个周期的化疗后,患儿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均明显缩小,转移灶活性明显降低或消失。但下腔静脉癌栓高度仍在位于第一肝门与第二肝门之间。 微信图片_20221014091343   据悉,之前,周辉霞主任已成功为一名右肾母细胞瘤伴下腔静脉II级瘤栓的患儿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肿瘤根治+癌栓取出术。该患儿是左侧肿瘤伴发的癌栓走行距离更长,跨越凶险的腹主动脉部位,手术难度大,情况更加复杂。在经过充分术前讨论评估,在麻醉科、儿童重症监护室和输血科的默契配合下,患儿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侧肾母细胞瘤根治伴下腔静脉II级瘤栓取出术。术中变换了三次体位,分别完成了左肾肿瘤根治,肝脏游离及翻肝,下腔静脉游离、分支阻断、切开取栓及腔静脉重建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安全过渡到术后状态。     据介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已完成各类儿童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1300余例,覆盖高难度尿路修复、儿童泌尿系肿瘤等各类疾病,是我国小儿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领军团队和我国目前唯一的儿童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临床教学示范中心。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完成一例机器人左侧Wilms瘤伴腔静脉II级癌栓根治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